• “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大型人文融媒报道37

    不了解中国书法,就很难从根本上了解中国艺术

    ——专访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全集》主编刘正成


  • 《晤对书艺——刘正成书法对话录》。

    《中国当代书法名家字帖——刘正成草书篇》。

    刘正成主编的《中国书法全集》。


        

      书法艺术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是它其实关乎我们民族的精神指向,我们的人文情怀,对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重要的教化作用
      中国的汉字,如果从贾湖刻符算起,到现在将近8000年历史了,中国的文字是四大文明古国里唯一没有断裂的
      汉字是一种表意的文字,它的字体形态相对稳定,附着在这个文字上的意义也相对稳定
      中华民族认同感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就是汉字的认同,汉字和书法是我们中国最大的文化特征,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就在文字和书法间

    人物简介
    刘正成
      百卷本《中国书法全集》(已出80卷)主编、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教育部书法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杂志社原社长兼主编。主编《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撰著包括《刘正成书法集》三卷、《当代书法精品集——刘正成》、《书法艺术概论》、《晤对书艺——刘正成书法对话录》等。

      源远流长的中国书法,与博大精深的《红楼梦》之间,会发生怎样的关联?2002年,著名书法家刘正成采访当时84岁高龄的“红学泰斗”周汝昌时,二者发生了奇妙的关联。即便时间过去了20多年,刘正成对当时的场景仍记忆深刻。他和周汝昌聊到书学与红学的比较时,周汝昌对他说:“讲书学比讲红学难。”
      从一位著作等身的红学大家口中听到这样的评价,刘正成自己也大惑不解。接着,周汝昌向他解释,《红楼梦》就一本书,但书法有几千年。小说有故事、有情节、有人物、有结构,研究者可以顺着结构去讲,但书法要如何从头讲起呢?
      20多年后,刘正成尝试着给出自己的答案。近年来,他以“中国书法艺术审美”为题,从视觉层面、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向现代观众介绍中国书法的审美,并谈及对当代书法审美趋势的看法。“如果不了解中国书法,就很难从根本上了解中国艺术。”刘正成表示。

    谈书法审美/ 与时俱进的书法美学

      书法作为艺术,首先是一种视觉的艺术,书法家的美学追求、价值追求通过风格独特的书写而传递给观看者。而从观看的顺序入手,刘正成表示,书法视觉层面的审美,首先是对字的结构的美学感受。书法有几种书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同时又有草篆、草隶、今草、行草、狂草,每一种书体有它的笔法、结构和章法规范。刘正成表示,“篆贵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这就是唐人的审美与创作理念,它来源于人们面对不同书体时,产生的最直观的美的感受。例如,启功先生“结字为先”的观点。
      “今天我们搞书法,哪怕你做硬笔书法,你把结构写好了,你这个字基本就站起来了。”刘正成认为,“中”字端正平稳,“帝”字均衡对称,“张”字疏密匀称,“额”字迎让避就,“山”字主次分明,“之”字形态变换,这是汉字字体结构之美的重要法则,“大家在看字的时候,特别是我们初学的时候,临帖一定要注意,虽然你笔画写对了,但它点画排列的位置非常重要,就是字的结构。”
      结字之外,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特别强调用笔,在他的《兰亭十三跋》中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刘正成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他说:“用笔是书法创作中最重要的一个审美原则。书法很重要的就是笔法。但是不同于赵孟頫说的千古不易,我认为用笔其实也是在变化,时代不同、书写的字体不同、要写的字的大小不同,用笔都需要相应的变化,在几千年的书法发展史上,随着书体演变,作品篇幅大小的演变,特别是文人书法使用的纸张大小和品质变化、毛笔软硬等工具的改变,笔法因此也在改变。”王羲之为什么能成为书圣?刘正成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他确定了用笔的“永字八法”,“侧(点)、勒(横)、弩(竖)、趯(钩)、策(提)、掠(撇)、啄(短撇)、磔(捺),所有字,无论楷书、行书都逃不出这八种笔法。‘永字八法’就等于是音乐奠定了它的八度音阶一样,用这八种笔法生发出书法视觉形态的千变万化。”
      书法视觉审美的最后一个方面是章法。“我们写文章有一个起承转合,在书法上,字和字在平台空间中怎么摆,同样有章法,要根据作品的大小、作品的幅式来决定。”比如早期的陶罐、青铜器、简牍、石鼓文,文字的摆放就很不一样,它在一个非平面空间中分布。此后人们主要把字写在手卷、扇面的平面空间上,又拿在手上把玩。一直到明代中晚期时,由于建筑空间高度突破了既往限制,开始出现适应挂在墙上欣赏的挂轴。“高堂大轴作品的流行改变了文人书法的章法,书法审美由‘阅读审美’向‘扫描审美’转变,这也体现了书法作品的美术化倾向。”

    谈书法文化/ 中国书法不仅仅是把字写好的问题

      自古以来,在中国书法的艺术鉴赏领域,人们鉴字也鉴人,因而有“字如其人,书同人品”的说法。对此,苏轼有着更为直接的论述:“古人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
      “什么叫虽工不贵呢?为什么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的字被我们论为‘神品’?一个你讨厌的人,你愿意在居室之中挂他的字吗?那是在给自己添堵。所以书法家的每件作品,其实都和他的人生阅历、他的道德操守密切联系。”刘正成表示,这样的例子古往今来比比皆是。在几千年的书法史上,书法碑帖浩如烟海,但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以及苏轼《黄州寒食帖》却具“天下三大行书”的地位,受到后世的推崇。刘正成介绍《兰亭序》的地位是由梁武帝和唐太宗所确定的,尤其是唐太宗,酷爱《兰亭序》及王羲之的书法。不仅亲自撰写了《王羲之传论》,还为王羲之冠上了“书圣”的名号。而颜真卿的书法地位,则有北宋“顶流”苏东坡的一份功劳,苏东坡评价颜真卿的书法:“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苏东坡的书法地位则是后世的超级“苏迷”翁方纲等结合前人的评价所确立,认为他是宋人尚意书风的代表性人物,在他的倡导之下,书法逐渐不拘泥于唐人的种种法则,而力求自然天成。
      “当然,中国书法不仅仅是把字写好的问题。”刘正成进一步阐释道,比方在《兰亭序》中,我们还能读到王羲之在黑暗社会中高尚、超脱的人格,提醒我们去重新审视自己不随流俗的人生观、世界观。《祭侄文稿》里,有颜真卿的哥哥颜杲卿和从侄颜季明跟安禄山叛军作战,不惜牺牲生命而维护国家统一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可以看到一位书法家的社会责任担当。《黄州寒食帖》饱含着不畏穷困艰难而追求理想精神状态的美,它超越了字的具体的视觉好坏这个状态,进入了抽象的精神境界。
      对于这三件作品,虽然后世有第一、第二、第三的说法,但在刘正成看来,这其实是一个“武无第二文无第一”的问题,三件作品分别代表了中国书法的三个高峰时代——晋代、唐代和宋代。“王羲之《兰亭序》突出创作个人主体,是文人书法的开拓者;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影响了后人的社会责任担当精神;而苏东坡则树立了‘兼论其人生平’的书法审美观念。这三件作品实际上代表的是不同时代书法的社会伦理观念的提升和进步。”
      “所以我们的书法艺术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是它其实关乎我们民族的精神指向,我们的人文情怀,对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重要的教化作用。”刘正成表示。

    谈书法传承/《中国书法全集》架起了一座通往书法艺术殿堂的桥梁

      书法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
      刘正成认为,近古以来,中国书法经历了三个转折。除了明代中晚期流行的挂轴,由于金石学盛行,清代道光年间流行的碑派书风,以及甲骨、简牍出土所带来的破体书风,都深深影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尤其关于当代破体书“丑书”的讨论,更成为时下书法圈的热门话题。
      对此,刘正成也有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丑书”不是一个可以一概而论的概念,当中也有雅俗之分。雅的“丑书”实际上是书法家有选择性地选择了那些标准书体定型前、书体变化过程中的形态来使用。“在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的年代,很多反映书体变化形态的甲骨、简牍、青铜器都还埋在地下,所以他们写的都是作为标准书体的‘美书’。在这种传统影响下,人们倾向于认为书体变化过程中的形态不是好的书法,是‘丑书’。”这种“丑书”,徐渭、王铎、傅山、李叔同、谢无量等书法大家都写过,如今也已经受到广泛认可。
      这样的“丑书”是否真的“丑”?刘正成并不急于下结论,“我们等100年以后看,我相信这100年中一定会有新的大家出现。当代人不修当代史,我们自己不评价自己,但是你可以用前瞻性的眼光来看待艺术的发展。你把梵高和伦勃朗的画拿来比较,不能说只有伦勃朗的细致才叫美,梵高的作品表现的绘画过程同样很美。”
      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刘正成投入大量精力到百卷本《中国书法全集》的编纂中。这也可以视为刘正成对于书法传承与创新思考的集中呈现。
      根据设想,这套具有“集大成”意义的丛书所收入的书法作品上起商周,下迄当代,总计一百零二卷,既有囊括宋和宋以前无书者署名之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碑刻、墓志、刻石、摩崖、造像、写经等的断代卷,也有以从古至今著名书法家为主体的书家卷。每卷内容有书法家评传、图版、书论、书家生平行踪示意图、图版考证与释文、参考书目等,收录了当代近百名专家学者千余万字的学术精华,遴选了世界各地珍藏的中国历代书法精品三万余幅,其中大部分图版属首次发表。
      截至目前,《中国书法全集》丛书已出版80卷,为海内外书法研究者、爱好者架起了一座通往书法艺术殿堂的桥梁。季羡林先生曾称《中国书法全集》“非常适合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因为它体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特点与成就。”李学勤先生也认为《中国书法全集》的“开创性”之一是把中国书法的“史”与美学结合得比较好,“《全集》的编辑与出版达到了如此高的水准,为我们国家和民族争气,因而是‘争气书’!”
      刘正成为《中国书法全集》的编纂匹配了相当专业且强大的专家队伍,刘涛、王镛、黄惇、丛文俊、朱关田、华人德等著名书法家,先后参与《王羲之王献之》《秦汉金文陶文》《董其昌》《商周金文》《颜真卿》《三国两晋南北朝墓志》《蔡襄》《苏轼》《米芾》诸卷的编纂工作。“你是唐代专家,我就把唐代交给你编,宋代的交给宋代专家来编。《中国书法全集》的编纂是我们当代整个书法学术界、历史学界,包括考古学术界共同努力的成果,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化成果。”

    对话
    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

    汉字是中国人的文化图腾

      记者:作为一名书法家,您如何理解汉字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刘正成:汉字知识即书法知识。根据现代考古学的发现,出土最早的有文字意味的刻画符号是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贾湖刻符,在石器、龟甲、骨器、陶器等多种载体上,共计17个,有看着像“目”字的,有像“八”字的。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与汉字起源可能相关的材料,距现在9000年到7500年。之后还有大地湾的刻画符号、仰韶的刻画符号、大汶口的刻画符号,以至殷代的刻画符号,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甲骨文。这里面可以看出历史的传承,也是我们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最重要的证据。
      四大文明古国里面,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都不使用了,中国的汉字,如果从贾湖刻符算起,到现在将近8000年历史了,中国的文字是四大文明古国里唯一没有断裂的,这也成就了我们数千年大一统国家的格局。
      我们为什么有一个这么大的国家?汉字在当中发挥了很重要的凝聚作用。举个例子,历史上有“禹铸九鼎”的说法,九鼎上又刻有文字,来证明自己受命于天。那个时候有几百位诸侯,都认同这个字,认同说在华夏这片土地上,谁得到了九鼎谁就拥有王位。从往后的历史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鲜卑人建立的北魏,同样使用汉字,并且留下了独具一格的北朝碑刻,之后的元代蒙古族人、清代满族人也使用汉字。
      由于汉字是一种表意的文字,它的字体形态相对稳定,附着在这个文字上的意义也相对稳定,因此我们现在去读2000多年前屈原的作品仍然会感动。但是我们来看英语文学,比如莎士比亚,他生活的年代大致相当于我国的明代中晚期,如果你现在把莎士比亚的原文拿给一个英国大学生,他很可能是读不懂的。为什么?因为他们的文字是表音的,当人们的口音变化之后,再去阅读原先的文字就会有障碍。
      这么漫长的历史,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形成了一个观念:身为一个中国人,这个文字、这个符号或者书体,就是你的文化图腾。几千年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他们的功业都到哪里去了?江山社稷都会像一阵风吹去,文字和书法却能保留下来,而这个文字和书法包含人的生命信息,它是具象与抽象之间的桥梁,是中国哲学具有伦理学特征的原因。所以著名的法籍华人艺术家熊秉明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就是这个意思。

    书法艺术表现的是一个人的情怀

      记者:我们注意到,中国人把写字作为一种艺术,这其实是中国很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我们历史上很多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们往往也是很伟大的书法家。您如何看待中国人把写字作为一种艺术,而且书法成为历代优秀文人一种共同的审美追求?
      刘正成:首先是文字本身的特点。什么特点呢?《康熙字典》里收录了47000多个汉字,而还有一些研究者甚至认为可能有8万个汉字。试问哪个设计师能设计出这样一套符号系统?我一直难以想象这种文字是怎么被创造出来的,我曾经将这称为“神的文字”。这样的形状符号,是这种文字最宝贵的特点,如果没有这么几万个字,哪里能成为什么书法艺术呢?当整个文字系统就只有二三十个符号的时候,你是难以在书写方面有太多艺术表达的。
      我们的文字系统本身很优美,你看甲骨文、大篆、小篆,每一个字都有各种形态,都有独特的用笔方法,而且最后能分辨出它的时代。之前有朋友拿给我看印有敦煌写经残卷的板,我马上就能根据字体分辨出这个是唐代的,那个是北朝的、南朝的。
      这也是汉字很神奇的一点,通过字的写法就能判断历史过程。每个人拿着毛笔写字的方法,既有时代性又有个体性,艺术风格能从艺术角度来塑造一个人的形象。中国古人通过书写留下了他们的文化记录,无论是帝王、大臣、民族英雄,还是落魄文人,都能参与到历史的记录中。中华民族认同感一个很重要的来源就是对汉字的认同,汉字和书法是我们中国最大的文化特征,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就在文字和书法间。
      其次,书法艺术还表现了一个人的情怀。伏羲“一画开天”的时候,这一画一定画得很美,而且每一个人画的这个“一”又不一样,那么艺术就出来了。文字在抽象的时候是一个符号,在具象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比如我早上、中午和晚上写的“一”都不一样,前天、昨天和今天写的“一”也不一样,苏东坡写的“一”、米芾写的“一”、黄庭坚写的“一”也不一样,这就是艺术的具体性。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字体或书体有两重意义:一个是确定中国语言文字历史的断代性,秦代的小篆、汉代的隶书,你一看字体就知道;第二个是风格辨识,它有艺术的发展过程,通过书写的风格能辨识书法家的意识,文字的审美中间包含有历史性的东西。
      所以到了清代,乾隆皇帝把他的书房叫作“三希堂”。里面他最珍视的三件宝物是什么?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三件古帖——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然后他挂了一副对联——“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意思是看到这个书法他就能看到中国的历史,而他内心是托付给毛笔书法的。这是一个帝王对汉字和书法的体认与感情。

    文化是“走出去”最有力的脚步

      记者:2005年,您参与了国际书法家协会的成立,并担任主席。您能介绍一下这是一个什么组织吗?它又主要开展哪些方面的工作?
      刘正成:2005年的时候,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建了中国文化中心,作为一个传播中华文明的机构,中国在法国、埃及、美国也都建有文化中心。我们当时就想做点什么东西来吸引东亚国家的人。最后想到了书法,因为在东亚地区的日本、韩国,还有东南亚的越南,由于历史上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书法在这些国家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当下也还有很多人学习,这是一种跨越国家、民族、语言的艺术。
      我们在讨论这个新组织用什么名字的时候,我说是书法家协会,日本的代表说书道家协会,韩国的代表说书艺家协会,大家虽然叫法不一样,但都是搞书法的,最后决定按中国的来,叫国际书法家协会。协会的主要宗旨是弘扬书法艺术,促进和协调中、韩、日等国家与地区书法家、书法教育家及书法爱好者之间的交流,组织和协调国际双边与多边书法、篆刻、刻字、汉字艺术的展览、出版及教育交流,提高书法艺术的研究水平等。
      我们的成员构成不止亚洲,欧洲美洲都有,当时一共有26个国家和地区的书法爱好者加入进来,而且很多都是所在国家和地区本土人。比如在韩国我们会连续举办双年展,每次在这个展上就会看到,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各种肤色、说各种语言,大家就是因为爱好书法被凝聚到了一起。
      我们要“走出去”,文化一定是最有力的脚步。比如说起俄国,我们会想到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说到法国会想到巴尔扎克、雨果。一定程度上讲,文化之间是没有阻碍的,我们有文化,树立我们的一种文化引导性,你的油画可以,我们书法也可以,这是一种最好的文化外交。

    书法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之一

      记者:在你看来,书法教育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当下应该怎样开展书法教育?
      刘正成:从周秦以来,礼、乐、射、御、书、数构成的“六艺”一直被认为是儒学核心,其中的“书”就是指书法。书法作为六艺之一,从来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之一。
      我认为把书法放到艺术类学科的范畴内去进行教学和研究是合适的。在我看来,应该首先建立2个基础学科和1个应用学科:其中基础学科应该有中国书法史,也应该有书法理论;同时,应该有作为书法批评的应用学科,就是运用基础学科的理论来评论当代书法艺术、分析书法艺术,把具体的书法作品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说明白,本质上是对书法艺术良性发展进行引导。
      书法教育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材问题。目前自编教材基本还是以技法教育为主,但是书法理论还没有成熟的教材。要有自编教材和统编教材结合的规范教材,才能把当代书法教育有序地推动下去,才能知道今后要怎么去从事书法教育。
      因为书法学科建立的时间相对较晚,教学大纲和教材还不够完备,亟须对各地书法教师进行培训。这种培训不仅是教他们怎么写字,更是要了解书法的美学本质,了解书法的意义、它承载了我们什么传统文化,为什么书法能够成为古代儒家“六艺”之一。中国书法传递的是整体的中国文化精神,但是我们今天的书法教育普遍缺乏这种内容。所以说当下的书法教育,要建立学科理论,建立起来之后才有研究的方向,才能在普及的基础上开展好书法教育。

    记 者 手 记
    写字的艺术里有精神的追求

      说起中国文人形象,泼墨挥毫的书写者一定是一个典型。在漫长的历史中,我们的古人从把字写好这个朴素的审美追求出发,慢慢发现文字书写中的情绪表达与情感寄托,从而让写字变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
      书法是中国的。就像采访中刘正成多次强调的,没有汉字这种独具东方智慧和历史传承的文字体系,可能也不会有中国书法的千变万化。与此同时,对毛笔这种书写工具的充分认识与利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艺术表现力和美学追求,更是将东方的人文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刘正成很喜欢熊秉明说的“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当我对书法的理解愈多,我其实也愈加认同这样的说法。
      书法不仅仅是中国的。事实上,书法已经成为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标志,在全球范围内吸引着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人们投身其中,散发出一种无远弗届的文化吸引力。而在东亚东南亚范围来看,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虽然已经不再使用汉字进行日常的书写,但仍可以看到他们用书法的方式写日文、写韩文、写越南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依然在东亚东南亚地区延续。
      采访刘正成,对我个人看待书法很有启发的一点还在于,我们欣赏书法的眼光应当是与时俱进的。诸如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的书法作品固然具有穿越时空的经典意义,但是书写工具、书写载体、书法理念事实上也是在不断进步的。因此我们在看待更趋艺术化的当代书法时,大可不必抱持一种厚古薄今的态度,超出我们既往认知范围的并不等于不好的。艺术的创新与艺术的发展,都呼唤一种前瞻性的眼光。

    “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大型人文融媒报道

    策 划 李 鹏
    统 筹 姜 明 赵晓梦

    本版撰文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成 博
    本版摄影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 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