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
——“万千气象看四川”二季度集中采访活动启示录
-
内江国际物流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郝飞 摄岳池县川渝合作生物医药城规划馆。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韦维 摄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守帅 高杲 陈昊 吴亚飞
“西部看川渝,中国经济第四极。”6月3日至7日,“万千气象看四川”二季度集中采访活动走进省内8个城市,许多投资者对采访组如此表示。这一季集中采访活动的主题,聚焦的正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今年进入第五个年头。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视察时强调,要坚持“川渝一盘棋”,加强成渝区域协同发展,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尽快成为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视察时叮嘱,重庆、四川两地要紧密合作,不断提升发展能级,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
牢记嘱托,拼搏奋进。5年来,四川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四川现代化建设的总牵引,与重庆市相向而行、相互赋能,在巴山蜀水间铺展开日新月异的壮丽画卷。
我们一路行走,从变化中察趋势;我们一路行走,从探索中寻规律;我们一路行走,从现象中找启示。向新而行,联动蝶变,新时代西部“双城记”越唱越精彩。
一路走来看毗邻地区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正把川渝毗邻地区建成改革“试验田”、开放“新高地”,使之成为两省市携手同行的“主战场”
沿盘山路去往川渝高竹新区胡家梁子观景台,这段路不长,但汽车行驶轨迹不断在川渝两省市之间切换;内江隆昌市石燕桥镇三合村与重庆荣昌区安富街道普陀村接壤,田挨田、坎接坎,村民抬脚就能出省。
川渝省级行政区域界线长1854公里,有6个市、30个区县(市)“骨肉相连”。上述这些地方属于川渝毗邻地区,过去受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产业基础等不利因素影响,省际边界处很难被纳入优先发展区域,甚至久而久之成了“相对落后”的代名词。
正因如此,毗邻地区最能体现省域间合作成效。近年来,川渝两地坚持“一体化”“一盘棋”,突出抓好毗邻地区协同发展,共建10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把接壤处推向合作前沿。
10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之一的川渝高竹新区,是全国首个跨省域共建的省级新区。目前,累计入驻企业205户(投产89户),比新区成立之初增加一倍还多。其中,汽车零部件企业占80%,绝大部分产品为重庆汽车产业配套,初步形成汽车制造配套产业集群。
企业为什么接踵而来?一个形象的说法是,这里用上“四川电”“重庆水”,哪家优惠用哪家。新区横跨川渝两地,在税费征管、工商注册、产业扶持、人才引进、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较大政策差异,两省市按照“成本就低不就高、政策就高不就低”原则,努力统一规范差异事项,仅在税费征管领域,118项差异事项已统一了67项。
不难看出,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平台肩负着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重任。
我们看到,在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遂宁市与重庆潼南区共同组建了全国首个川渝字号国家级跨区域企业——川渝遂潼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承接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和运营。资阳市与重庆大足区引进12家龙头企业、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36名,共建川渝雕刻共享产业园,已初步形成规模。乃至毗邻地区平台范围内的村集体,也在尝试联合成立跨省市的公司。比如,三合村与普陀村,共同出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双昌”合作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及“双昌”智慧猪场。而重庆永川区吉安镇的5个村和泸州市泸县立石镇的5个村,共同出资成立永泸强村公司,为周边群众提供农机、农产品粗加工等社会化服务。
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其广度和深度远不止于此。从健全一体实施的高效管理模式,到依法放权赋能推动权责对等;从完善跨区域资源要素配置机制,到深化互利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越来越多的生动实践发生在川渝接壤处。
去年6月召开的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七次会议指出,要把成渝中部崛起作为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的重要突破口。而毗邻地区先行发展,又是成渝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2023年,宜宾市、内江市、遂宁市、广安市、达州市经济总量同比分别增长7.5%、7.0%、6.7%、6.6%、6.5%,均高于全省水平;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速均高于或与全省水平持平,显示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泸州东站是渝昆高铁入川第一站,渝宜段有望于年内完成验收并实现通车,届时泸州到重庆可实现半小时直达。铜梁至资中高速是“东向出川”重要通道,目前全线施工难度最大的大桥,建设进展顺利,预计明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一路走来,我们看到多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缩短了川渝时空距离,联通了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了川渝走向世界的开放大通道。
自去年10月起,达州至万州新田港的铁水联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铁路到站即到港”的无缝衔接极具竞争力;“天府首港”泸州港与重庆港协同开行“川渝沪直达快线”,将上海至重庆、泸州的进出口货物通关和物流整体运行时间分别控制在12天、14天左右;内江国际物流港已连通海外18个国家和地区,既有铁水联运出海,也有国际班列出境,目前正在建设铁路专用线项目,将进一步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效率。
一路走来看成渝中部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正推动成渝主轴和南北两翼城市集聚发展现代产业,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一极成都,一极重庆主城,两个大都市之间的广袤区域是成渝中部地区。去年,两省市出台政策,大力支持处于中部支撑地带的四川8市与渝西8区“壮大成渝主轴”“挺起中部脊梁”。一路行走,我们追寻答案,凭什么崛起?
达州向东,一座产业新城拔节生长。建设达州东部经开区的战略依托,来自省重点项目、达州市“一号工程”——达钢搬迁升级项目。拥有60多年历史的达钢老厂区,坐落于达州主城西外片区边缘,受空间制约,很多设备无法上马,技改潜力有限。2022年6月,达钢搬迁升级项目开工建设,短短两年时间,就让一座现代化钢铁厂从图纸走进现实,一期项目进入设备安装、单机调试阶段。
新达钢的“升级”,体现在生产线部分环节采用智能机器人,减少繁重、危险的人工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气用来发电,发展循环经济降低生产成本;依托四川省内优质钒钛磁铁矿优势,生产钒钛多元复合新材料、优质特种钢等产品,等等。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正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今年四川“新春第一会”,对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作出部署,要求着力解决“不愿改、不愿转”“不会改、不会转”“不能改、不能转”等问题。全省各地想方设法推进“智改数转”,为制造业发展注入新内涵、拥抱新未来。
在泸州老窖智能包装中心,只需12个工人就能完成每小时15000瓶的生产任务,相当于过去140个工人的工作量;每条包装线配备10多台套AI视觉检测机,在空瓶、酒体杂质、贴标喷码、产品外观等7个关键质量控制环节,实现数字化检测;杂质检测机可以检测到一根头发丝精度的杂质;包装完成后,产品通过输送链道进入自动化立体仓库。
在位于遂宁射洪市的四川富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产线自动化程度较高,去年引入MES系统,替代了过去需要人工前往机器进行操作“确认”的环节,通过数据智能分析及时维护保养设备,将产品不良率从1%降低到0.1%,几个月就收回了投入成本。
四川是全国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基地,正携手重庆建设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到2025年,川渝两地产气量将达到635亿立方米。如何把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优势,是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作答的命题。
总投资330亿元的四川永盈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功能性新材料一体化产业链项目,是近年来南充工业领域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项目,将以天然气为原料,分两期建设年产50万吨PBAT类生物可降解新材料和年产30万吨氨纶超仿真功能性纤维等上下游生产线。
这个季节,3000多名施工人员在宣汉县正达凯先进智造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挥汗如雨。该项目总投资230亿元,以天然气为原料建设PET新材料产业园,气源来自3公里外的普光气田天然气净化厂。宣汉还有全国最大的硫黄生产基地,同在普光经开区,广东美联新能源及高分子材料产业化建设项目已于5月6日动工,将建设硫—色母粒—新能源材料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计划总投资100亿元。
广安经开区把精细化工产业作为重要发展方向,这里拥有氰化钠产能全国第一的诚信化工、丙炔氟草胺工业技术全球领先的利尔化学等企业,去年以来新开工169个项目、总投资600亿元。精细化工的“魔力”在哪?——天然气是生产草铵膦的基础原料,800立方米天然气价值1600多元,由此产出的1吨草铵膦却可以卖到6万元。
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先进材料、医药健康等优势产业领域,同样发生着延链、补链、强链的鲜活故事,迸发出新质生产力的火花;在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方面,“融合”而来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催生出更多的新体验、新价值。
一路走来看县域支撑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正深化产业协作、优化创新布局,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让一个个充满动力活力、更具辨识度显示度的县域闪闪发光
一路行走,我们到访最多的地方是县域,既有跻身“中国百强县”的宣汉县、射洪市,也有获评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市、区)的隆昌市、安岳县,以及位于县域的一系列开发平台。
2012年到2022年间,四川经济总量超1000亿元的县域数量由0个上升为11个,处于200亿元至1000亿元的县域数量由37个上升为83个,全省县域经济结构正从“金字塔型”向“橄榄型”逐步演进。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重点研究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问题,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决定》,要求以县城为引领培育壮大县域经济,支持各县(市、区)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从“国贫县”到“百强县”,宣汉县最硬的底气来自“工业强县”。牢牢把握立足富集资源招引大企业大项目这一招商逻辑,宣汉县近3年引进浙江正凯、江西赣锋、广东美联、四川金海马等4个投资超百亿元项目。宣汉不只有天然气,储量达21亿立方米的富锂钾卤水是又一大资源。江西赣锋年产10万吨高纯锂盐项目及退役电池综合回收利用项目,致力于推动锂钾资源开发,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不到一个月时间。2023年,宣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8%,连续8年在达州市处于领跑地位,今年1—3月工业投资增长57.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9%,“百强晋位、冲刺千亿”的势头强劲。
射洪市素有“锂电之都”美誉,其主要做法是依托链主企业——天齐锂业,谋划做大做强锂电产业,相继引进盛新锂能、富临精工、四川路桥、当升科技等上市公司及行业龙头企业。目前,射洪拥有锂电相关企业39家、产业项目50个,构建起“锂矿资源开发利用、电池材料生产、锂电池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产业链,成为成渝地区乃至全国锂电产业链上举足轻重的一环,2023年锂电产值突破600亿元。当前锂电赛道竞争日益白热化,天齐锂业利用新型节能金属锂提取等技术,完成下一代固态电池关键原材料相关的产线建设。
发展产业绝非旦夕之功。岳池县原料药产业近3年产值年均增速达15.08%,无论是原料药企业个数、产品数量还是产业集聚度,都排名全省第一,是四川乃至西南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基地。其中,马来酸麦角新碱等15个原料药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00%。拉长时间看,早在2011年,岳池就下定决心举全县之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之后进一步聚焦原料药产业,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用了10多年时间“坐冷板凳”,才逐步建立起产业特色和优势。特别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后,岳池抢抓机遇,以“飞地”合作为纽带,在岳池经开区设立“成都园”“重庆园”,分别从两市引进44家和7家生物医药企业,借势借力补齐自身发展的不足。
县域因产而兴、因产而强,但研发能力、人才培养等方面普遍存在短板。一路行走,我们发现许多新气象。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集聚300多个产业项目、超1.8万名产业人才。在这方热土上,有一块300亩的创新研发基地是岳池的“飞地”,其成果转化在岳池“成都园”完成,从而实现“创新研发在成都,转化生产在市州”的合作初衷。内江创建川渝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中试研发平台,帮助解决从“成果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难题。遂宁市围绕打造区域职教中心目标,引进9所高职院校(校区),在校生达6.7万人,跨区域职业教育院校集群加速成形,为川中丘陵地区联合打造先进制造业发展新高地提供产业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