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蜀道难”到“全球通”
高质量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这样构建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倢
“空中丝路”航线通达全球五大洲,“陆上丝路”班列畅连境外112个城市;全国首个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建成运营;大运会、汤尤杯、世园会等国际盛会相继举办,与超过110个国际城市建立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开放,是成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之一,也是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
6月5日,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召开。全会聚焦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审议通过《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6月6日,成都市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全会相关精神。
目标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从“蜀道难”到“全球通”,从区域门户到国际门户,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高地——成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成都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邱长宝介绍,近年来,成都大力推进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成为中国内地第3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国际班列通达境外112个城市,成都国际铁路港成为全国五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之一,航空枢纽国际客货运吞吐量、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数、外贸进出口总额均居中西部首位,在服务国家促进国际交流交往、维护国际贸易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开放门户作用。
既讲成绩,也不回避短板。成都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研室主任曾明友表示,《决定》起草组聚焦补齐开放门户功能不够完善、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不够高、开放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服务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不够强等短板弱项,深入开展实地调研和专题研究,进一步摸清情况、找准问题。
全会既从宏观层面把脉定向,又在具体问题上统筹定调。
《决定》结合成都实际,分2027年和2035年两个时间节点,明确高水平开放总体目标:力争到2027年,成都将全面确立西部对外交往中心核心功能定位,内陆门户通达能力持续增强,外资外贸外经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世界文化名城美誉度显著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支撑功能基本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保持国内一流水平,引领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成效进一步显现,初步建成通道内畅外联、要素高效配置、经济活力充沛、对外交往密切、制度开放包容、区域协作共兴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到2035年,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更加健全,成为全国重要的对外交往中心,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路径
增强“五大枢纽能力”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成都如何更开放?“枢纽能力”成为关键词。《决定》从增强“五大枢纽能力”出发提出一系列重大任务和重点举措,回答了成都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怎么看”“怎么干”等问题。
围绕“提质建设立体全面开放通道、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全面深化对外交流交往、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协同打造区域发展极核”五大开放发展重点领域,《决定》提出增强“五大枢纽能力”,包括增强内畅外联的枢纽通达能力、增强双向配置的枢纽运筹能力、增强多元包容的枢纽融通能力、增强接轨国际的枢纽服务能力和增强东西互济的枢纽辐射能力。
全会明确指出,要提质建设立体全面开放通道,不断增强内畅外联的枢纽通达能力。成都将如何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通道,提升门户枢纽通达力支撑力,增强现代物流和口岸平台服务能级?
以国际客货运航线网络为例,成都作为中国内地第3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已形成通达五大洲的骨干航线网络。下一步如何做?
成都市口岸物流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柳树国说:“我们将围绕打造面向全球的国际航空枢纽,在推动欧美枢纽航点恢复拓展的同时,结合国际航空市场结构变化积极拓展全球增量市场航线及‘一带一路’新兴市场航线,加密重要枢纽航线航班频次,航线数量保持全国城市前列。”
全会指出,要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增强双向配置的枢纽运筹能力。成都如何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和高端资源要素?
成都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张金泉介绍:“下一步,我们将聚焦鼓励引导企业‘走出去’、推进对外贸易提质增效、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能级。”
企业如何“走出去”?张金泉表示,成都市商务局将着力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保障体系,利用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吉乌”国际多式联运通道,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交流和务实合作。此外,成都市商务局将支持商协会抱团“走出去”,促进产业合作、项目共建、人文交流和国际消费赋能,拓展开放发展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