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沃飞长空全球总部落地成都

  •     

    项目分三期建设,其中——
      全球总部包含总部办公、结算、研发、展示、国际交流等
      生产制造基地主要包含低空出行航空器产品的生产制造业务,包括沃飞长空自研eVTOL等系列产品的生产制造,投产后预计每年可生产eVTOL40架至50架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君芳 肖莹佩)5月25日,成都高新区与吉利控股集团、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吉利科技旗下沃飞长空全球总部及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吉利控股旗下吉利(四川)创新中心暨工业软件全国总部(下称“创新中心”)落地成都高新区。
      根据协议,沃飞长空全球总部及生产制造基地落地成都未来科技城,项目分三期建设。其中,全球总部包含总部办公、结算、研发、展示、国际交流等;生产制造基地主要包含低空出行航空器产品的生产制造业务,包括沃飞长空自研eVTOL等系列产品的生产制造,投产后预计每年可生产eVTOL40架至50架。吉利科技集团沃飞长空首席执行官郭亮介绍,为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在成都高新区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吉利科技集团将搭建低空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桥梁,聚合行业资源,落实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路径,加快筹建成都市低空经济产业联盟。
      记者了解到,成都未来科技城由成都高新区主导建设。作为成都高新区新一轮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空间承载地和四川省临空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成都未来科技城正发挥区位交通、产业基础、政策叠加等优势,积极围绕eVTOL、工业无人机等重点领域开展低空经济产业“建圈强链”。截至目前,成都未来科技城已累计引进航空航天领域产业化项目17个,总投资超280亿元,加速聚集国星宇航、凌空天行、遨天科技等航空航天产业上下游优质企业。
      创新中心将构建以迭代开发、测试验证、推广应用为核心的工业软件发展生态,主要包括汽车动力仿真、智能驾驶仿真、系统仿真、流体仿真、结构仿真等CAE软件工具链的产品研发、测试、销售和交付;将逐步建立和完善汽车行业自主CAE工具链,全面推动自主研发与创新,通过开发新的CAE软件技术集成平台,打破多款软件“孤岛”现状,把多个不同的、单独的CAE工具在这个技术平台上形成一个完整的工具链。
      “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发布‘数字经济26条’专项政策,重点支持高端软件、车载智能等赛道建圈强链。”成都高新区数字经济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充分依托吉利链主企业优势,打造具有“成都造”标签的自主工业软件品牌,助力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