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芭茅花一样生长与书写

    ——评宋雨霜散文集《生命的芭茅花》

  •     

    □黎正明
      这本有着乡土气息名字的书,由四川大学校园文学项目“明远星辰文库”推出。4年前的10月,我看到川大这一项目征集信息,把链接发给在金堂任教的宋雨霜,鼓励她参与母校的征稿。她不负所望,文集被选中,由川大全额资助出版。简洁的封面设计,一枝盛开的芭茅花从左下角伸出,洋溢着青春的生命气息。这本有分量的集子记录了宋雨霜奋斗的青春,我为她的进步与成绩感到欣慰。
      10年前,她还是一个青涩的学子。我去川大做文学讲座,因此结识。她后来找我,带了一些自己写的文章。这些文字青涩稚嫩,却透着灵气和真诚。通过宋雨霜的文章和讲述,我知道了她的处境,她对所读的专业有些抗拒,加之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家庭变故等,她有些焦虑不安。那双清澈的眸子里闪烁出丝丝阴郁,让人心疼。
      “或许,你可以通过文字释压,在写作的世界找到身心安放的快乐……”我向她讲了自己年轻时候写作的情况,从农村走向城市,又通过写作获得相对理想的工作。她的眼里透露出羡慕与敬佩之意。我鼓励她说,大学的专业只是一个学习的基本载体,但写作却可以成为一生的追求,只要坚持不懈,一定可以写出精彩的人生。
      我给她赠送了自己的诗集,邀请她加入四川省青少年作协,课余时间多来参加活动,扩展视野。就这样,她作为大学生志愿者,活跃在青少年作协的采风、笔会交流等各项活动。她口才不错,为人踏实真诚,这样的姑娘确实逗人喜欢。作为年轻人,我更欣赏她好学的精神。几乎每次来,她都找我借书看。一些文学杂志、名家书籍等,她都如饥似渴地装入包里。渐渐地,她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文字也越来越成熟。时间飞逝,她考上了研究生。后来,她到了金堂,成为成都文理学院的一名教写作的老师。
      在她27岁的时候,借由川大打造校园文学品牌的机会,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这是一种幸运,也是对她多年来坚持读书与写作的嘉奖。见证宋雨霜这些年的成长,我发自内心地为这个土家族姑娘感到高兴。这本集子里的文章写了亲人朋友、成长感悟、花草植物、土家族风情等,素材相当丰富。善于观察与积累,及时表达与再现,是写作者的基本素养,宋雨霜作为一名年轻的写作者,较好地做到了。
      从书名《生命的芭茅花》到全书内容,都给人一种昂扬饱满的生命力印象。从武陵山深处的土家族村寨走向大城市,考大学、读书写作改变命运,十分不易。宋雨霜一如她的名字一般,历经风雨,最终傲立雪霜,在秋冬时节挺拔飘逸如芭茅花。在四川乡间长大的我,对芭茅花并不陌生,那种从贫瘠土地长起来的肆意潇洒值得敬佩。家庭变故、个人感情失意、学业迷惘、健康问题等像寒风击打着这个姑娘,她也曾迷惘失落,最终靠着顽强的毅力、敏锐的学习力挺了过来。她通过写作实现了自我重塑、灵魂洗礼,变得更加坚韧乐观。
      作为诗人,我捕捉到宋雨霜文章里藏着一颗诗心。她的散文标题多处化用七言古诗,显得文趣典雅。更重要的是,她对世界的认知、万物的体察有一种天然的诗意。如出版人聂震宁所言:“有了一份诗心,看世道往往不会流于俗套,而会力求有超拔的发现和想象,秉持高蹈的人生态度。”正是基于这份诗心,宋雨霜在一草一木里体察万物荣枯,在亲友往来中感受人间情意。她用说梦解梦的方式写母爱,读来令人动容(《妈妈解梦暖我心》),对一株木瓜树心存感恩与敬意(《田埂上的木瓜树》),点滴诉说中可见一个年轻女孩的慧心与诗心。
      从乡村走向城市,是求学路径的必然。身在城市的宋雨霜,依然记挂着生养自己的家乡,那些风物、那些民俗在笔下再现。宋雨霜的乡土书写是质朴的,没有华丽的辞藻,有的是对家乡的真情。在她笔下,渐渐显现出“文学的故乡”这一张力来。她初步显示了自己的写作地域意识,武陵山、宋家湾这样的地理标志引人注意。我相信,随着她更多作品的输出,一定会勾勒出一个更细致、宏大的乡土世界。
      “我无比感恩不离不弃的文字,它们让我更好地理解生命,热爱生活……写作,成为我守住内心安宁的重要方式。”在《生命的芭茅花》封底上,她这样写道。我又想起多年前那夹杂着青春与迷惘的眼眸,如今这双眼眸的主人已是一名初出茅庐的作者,一名教书育人的大学教师。她用激情与智慧,引领着更多年轻学子爱上写作,体会写作的苦与乐。我坚信时间的魔力,更坚信写作的魅力,足以改变、成就一个本身有天赋与灵性的女孩。
      像芭茅花一样生长与书写,在天地之间挺拔飘逸,对着生命的天空挥毫泼墨。祝愿宋雨霜教书与写作都干得好,桃李满天下,佳作亦不断。
      (《生命的芭茅花》,宋雨霜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21年9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