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5+N”支帮扶力量,聚焦4张清单52项支持事项
平昌县:“内外”发力 打好托底性帮扶“组合拳”
-
□张立祥 邱吉
“掌心向下,拇指和食指夹住鱼叶以上的嫩茎,向上轻提,保持芽叶完整、匀净。”近日,在巴中市平昌县邱家镇嘶峰村,来自自贡市的帮扶队员李峨向茶农讲解茶叶采摘的注意事项和技术要领。随后,茶农们指尖翻转舞动,将采摘下的嫩芽放入茶篓。
以托底性帮扶为契机,自贡帮扶工作队在茶叶精深加工、培育市场品牌、引进机采茶技术等方面重点发力,通过签订两地茶叶产业协会战略合作协议,助力平昌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托底性帮扶工作在平昌县扎实开展,如何让帮扶工作“入乡随俗”开花结果,各方积极探索实践。
谁来帮?形成“5+N”支帮扶力量
5月初,在平昌县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项目预计今年12月底完工。”项目现场负责人赵彬彬说,建成后可入驻企业25家,提供就业岗位2300个,实现年利税1亿元。
据了解,该项目将根据签约企业的生产要求,量身定制厂房装修细节,实现“拎包入住”,帮助企业尽快投产。
“除了自身发力,结对帮扶的自贡市、浙江省永康市也将围绕平昌优势产业,帮助我们招引签约企业入驻。”平昌县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自托底性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平昌已形成“5+N”支帮扶力量,分别来自浙江省永康市、四川省自贡市、四川省地方金融管理局、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网安公司”)以及四川大西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西洋集团”),N则来自民营企业、商会、协会等社会帮扶力量。
“目前,自贡市共派出30名帮扶干部来到平昌工作。”自贡市结对帮扶平昌县工作队领队蔡小波表示,其中有18名专技人员,分别派往医院、学校等单位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在医疗方面,帮扶医疗队通过创新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开展技术引领强学科,使平昌县人民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各方力量帮扶下,平昌正聚焦2024年度“产业、项目、平台、任务”4张清单明确的52项支持事项,逐条逐项抓落实,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怎么帮?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4月22日一早,在平昌县得胜镇马灵社区优质肉牛(海福特)繁育基地,四川畜旺牧业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池得平忙个不停,他一边给肉牛添加草料,一边等待自贡市帮扶工作队队员陈岗的到来。
上午9时,陈岗如约而至,他来到牛棚,耐心细致地讲解母牛产后饲养管理、圈舍消毒、动物疫病监测防治等工作。
“帮扶队员经常来基地,指导我们科学养牛。”池得平说,目前基地养殖“海福特”能繁母牛100头、犊牛90多头,提高了经济效益。据了解,在养牛的重要节点,帮扶干部会前往各乡镇现场指导,还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培养养殖技术骨干,解决养殖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帮扶工作不止于此。据统计,浙江省永康市近三年累计落实东西部协作财政帮扶资金1.5亿元,实施帮扶项目25个。而结对帮扶平昌的中国网安公司和大西洋集团工会在2024年春节采购县域农特产品2000多份,总价值约51万元。
“下一步,我们计划依托中国网安公司和大西洋集团在商贸服务、大宗商品采购、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平台优势,加快县域商贸物流网络建设,培育壮大茶叶、青花椒、江口青鳙、肉牛等特色产业,合力打造‘平昌—网安’‘平昌—大西洋’托底性帮扶品牌,做大贸易公司,力争实现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平昌县国资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何落实?严格执行推进机制
近日,在平昌县南天门旅游景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南天门管委会”)红山村的高标准农田现场,旋耕机、微耕机来回穿梭,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过去,这片土地是撂荒地。”南天门管委会副主任兰晓钟说,在帮扶工作的推进下,不仅建设了高标准农田,还引进了一批先进农机设备,“目前,南天门管委会共建设高标准农田6000亩,实现油菜、水稻轮流种植”。
帮扶工作如何推进和落实,平昌县有思考,也有打算。
在重点项目上,实行“1+3+N”项目工作机制,即以重点项目为牵引,力争每季度至少开工1个10亿元级以上重大项目,招引3个以上工业项目落地园区,实施面上N个重点项目。
在重点工作上,实行“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在“两大特色产业”培育、“五个重点指导支持项目”“一个平台建设”“五方帮扶力量”等方面持续发力,逐一研究落实、对账销号。
在督导考核上,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考评”机制,定期调度推进情况、解决具体问题,确保工作走深走实。
在帮扶力量上,实行帮扶干部人才定期联系机制,常态化跟踪服务保障,促使帮扶干部人才安心生活、舒心工作。
“下一步,要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后发赶超的关键之举,通过培育大产业大企业,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同时扎实推进托底性帮扶的各项工作落地落细,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回报各界关怀。”平昌县委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