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青年团队让“最强大脑”更快更稳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寇敏芳
【名片】
成都超算中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青年团队,平均年龄32岁,自2020年8月成立以来,重点围绕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领域,先后为50余家科研国家队提供算力技术服务,完成作业数超6800万项。截至2023年,他们在构建国产超算生态、支撑基础科学研究、服务超大城市治理等领域进入全国超算第一方阵。日前,该团队被授予第27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
【故事】
提及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组数据:算力挤进全球前十,最高运算速度达10亿亿次/秒。
而支撑这个“最强大脑”运转的,是一群平均年龄32岁的年轻人。中心49名员工中35岁以下的占71%。
在这群年轻人的努力下,这个超算中心围绕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领域,先后为国内45个城市1300余个用户、50余家科研国家队提供算力技术服务,完成作业数超6800万项,在构建国产超算生态、支撑基础科学研究、服务超大城市治理等领域进入全国超算第一方阵。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近这群年轻人。
1994年出生的向玉开是中心的创新应用工程师,他所在的创新应用部是核心部门之一,同事也基本都是“90后”,他们主要的任务就是让国产化的算力使用更便捷,降低算力使用的技术门槛。
去年成都大运会期间,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承担了气象保障工作,通过超算高性能的算力支持,为大运会气象预报实现更高空间分辨率、更快的预报频次提供支撑,让赛事期间的天气预报可以精确到场馆、特定时间。
“以前在上海的互联网公司主要接触行业级应用,在超算中心则从事算力基础底座的支撑服务。”从商业化应用转向公共服务和科学研究领域,向玉开说,超算中心的工作更基础,但可为各行业提供算力支持,接触的平台更宽广,也更能实现自我价值。
从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投用以来,超算中心的青年团队就致力于国产超算芯片的工业软件应用生态建设工作,现已联合电子科大、上海交大等研发机构,共同打造国产高端工业制造软件生态,发展国产异构超算系统的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今年四川把人工智能列为1号创新工程,超算中心的青年团队也有了新的奋斗目标——为各类人工智能应用提供更便捷的算力服务,助力打造具有四川特色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获奖感言】
我们将以获评“四川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为契机,继续发扬青年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积极发挥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算力底座功能,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生态企业,强化技术创新,做优国产超算生态;瞄准新兴领域,加大技术支撑,紧密服务工业仿真、大模型训练等算力需求场景,促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进一步强化对“智慧蓉城”AI平台、成都市政务云、天府大脑人工智能平台等平台的算力支持,服务超大城市敏捷治理、科学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