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一部手机看“世界工厂”蝶变


  • 位于东莞松山湖溪流背坡村的华为松山湖总部基地。 本版摄影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强

      东莞市漫步者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检测音响品质的装备。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泽文 张守帅 阚莹莹

    产业名片
    东莞市智能移动终端集群
      东莞是国内最大的智能移动终端生产基地之一,智能移动终端集群企业超过3万家,其中包括华为、OPPO、vivo等龙头企业。东莞提出,力争到2025年,以智能移动终端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规上总产值突破1.1万亿元,成为世界级新型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聚区。

    成链记
      东莞被誉为“世界工厂”,全球三分之一的玩具、五分之一的羊毛衫、十分之一的运动鞋在这里生产,吸引了500多万名产业工人扎根于此,常住人口破千万,平均年龄约33岁。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在全国万亿GDP城市中首屈一指。
      近年来在此崛起的手机产业,则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东莞的窗。从功能机、半智能机、全智能机到AI手机以及各种智能移动终端,东莞跟随着手机产业的进化一路跨越,站上山巅再望时,轻舟已过万重山。
      近日,四川日报全媒体“寻链——新质生产力十城演义”采访组来到东莞,探访东莞市智能移动终端集群的发展,找寻“世界工厂”蝶变的奥秘和对四川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启示。

    A
    从“世界工厂”到“世界智造”
    智能手机90%零部件1小时能配齐,“三大手机”成为东莞新标签

      “不创新就是‘死’,耳机产品的生命周期只有八九个月,也许这个月很火,下个月就凉了。”东莞市漫步者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定坤言语之间透出紧迫感。
      漫步者创立于1996年,2007年在东莞建设生产中心。沈定坤坦言,选择落户“世界工厂”,就是看重其强大的配套供应能力。一个当下流行款式的耳机,长度不过2厘米,但其中的主要元器件多达数十个。方寸之间做腾挪,意味着零部件公差不允许超过0.01毫米。
      在东莞,能实现这样工艺的供应商不胜枚举。就算是构造更为复杂的智能手机,从原材料到元器件再到模组及整机代工一条龙齐全,90%的零部件都可在东莞一小时交通圈内配齐。
      21万家工业企业、1.3万多家规上企业、超90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于此,业内一度用“东莞塞车、全球缺货”来描述其对世界供应链的影响。
      回过头看,以“三来一补”模式(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起家的东莞制造业,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产业链低端。“今天不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明天就被产业结构所调整。”2008年,东莞下决心从加工制造转向研发、制造、服务“三位一体”,走出“满天星斗、不见明月”的窘境。
      手机制造龙头的变换,可窥探东莞的升级之路。“从代工到自主品牌,从手工加工到智能生产,‘世界工厂’走向了‘世界智造’。”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一转变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全球贸易摩擦的风风雨雨,更显来之不易。
      2011年,东莞本土企业OPPO和vivo分别推出各自首款智能手机;2015年前后,华为将部分智能移动终端搬迁到东莞。依托供应链关系,“三大手机”企业下游不少关联企业也同步集聚到珠江东岸,使这里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基地之一。2022年“东莞造”智能手机产量达1.96亿台,2023年“三大手机”产值增长13.3%,“三大手机”成为东莞新的标签。
      本土智能手机巨头的崛起,带动配套企业腾飞。立讯精密、生益科技等一批在产业链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纷纷涌现,甚至还有一家与手机看似不相关的企业——广东汇兴精工智造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东莞启动‘机器换人’计划,我们站上了产线智能化改造的风口。”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强强联合、以大带小,产业链上下游通力协作。如今,东莞形成了以智能手机、智能穿戴、VR/ AR等研发设计和整机生产为主、产业链配套为辅的智能移动终端产业体系,智能手机制造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B
    从“问路”到“问道”
    松山湖崛起科学城,偏僻湖区变千亿级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群热土

      松山湖畔,50多位院士常年在这里工作,分布在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博士人才超过5000人。
      向创新型城市迈进,必须补齐源头创新匮乏的短板。与许多城市相比,东莞科教资源并不富集,既没有“985”“211”,也没有拿得出手的大院大所。怎么破?
      松山湖进入决策层视野:这里位于东莞、深圳两大城市交界处,水域面积8平方公里,湖天一色、生态优美,适合潜心做研究。2010年,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升格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初衷如是,但把人才吸引来却很难。“刚到松山湖时,这里很偏僻,遇到的陌生人大多是前来问路的。”对于松山湖初期的“荒凉”,沈定坤至今历历在目。
      2011年,总投资23亿元的中国散裂中子源装置在松山湖奠基,结束了我国南方地区无国家大科学装置的历史,建成投用后注册用户超5000人,完成1000余项课题。2018年华为将终端总部从深圳迁往松山湖,带来2万名科学家、工程师和程序员,这里也有了领军企业。
      在人才培养上,建设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广东医科大学(东莞校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为企业解决后备人才之忧。看引智政策,给项目、给平台、给补助,特别是“允许用打酱油的钱买醋”,科研成果处置和经费使用的宽松度,让许多高端人才“不得不爱”。2020年,松山湖科学城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
      如今,松山湖形成了以华为公司为龙头的千亿级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群,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拥有7家上市企业、2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86.1%。
      整个区域集聚就业人口20.46万人。沈定坤感叹,“现在出行高峰期要堵车了,在几个头部企业门口,不堵一下是过不去的。”
      3月23日,在东莞市东电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的电磁波暗室里,两台造价上千万元的雷达发射仪上下移动,对10米开外的目标进行电磁波干扰,测试电子电器设备的电磁抗扰度。“所有电器上市前都需要进行这类测试,合格后才能进入市场。”公司副总经理李庆飞说,不是所有企业都有实力建设测试平台。
      李庆飞的话,揭开了松山湖的另一面:这里有开放共享、高效便捷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比如,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布局了服务集成电路设计、芯片与元器件快速封装等五大平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拥有上百台套高价值的先进仪器设备,助力企业实现“从0到1”的技术落地。最近,东莞中关村智造中试基地在松山湖揭牌,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工具箱又上新了。
      2023年,东莞松山湖高新区GDP突破900亿元,仅次于东莞市长安镇。而这两个地方,都是以智能移动终端产业为主导的区域。

    C
    从发展之路看未来
    在AI手机元年,向着“世界级”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群出发

      东莞展览馆常设展的主题是“东莞城市发展之路”,从千年古邑到广东“四小虎”,从“世界工厂”到智造进阶……在这里看展,顺着时间线,会思考东莞下一步走向哪里?
      2023年11月,vivo发布了旗下自研通用AI大模型矩阵——蓝心大模型,包含十亿、百亿、千亿三个参数量级共5款大模型,全面覆盖核心场景;2024年初,OPPO发布行业首款通过国家测试标准的AI手机,让以往很多复杂的操作变得十分高效;进入4月,同样是AI手机,华为P70系列尚未发布,就持续冲上热搜……
      业内专家表示,AI手机将成为继功能机、智能手机后手机行业发展的第三阶段,2024年将是AI手机元年。东莞智能移动终端集群发展,也将因AI 开启新阶段。
      向新图强——东莞2024年1月出台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对标世界先进水平,提出打造智能移动终端产业全产业链,加快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级智能移动终端先进制造产业集群。
      所谓“全产业链条”,就是向上游布局、向中游集聚、向下游延伸,开展“1+5”产业布局,即以“整机集成与应用”为牵引,以“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材料、新能源、智能机器人及高端装备”为驱动,建设若干集群核心区,推动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东莞市科学技术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冲刺“世界级”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自主可控方面仍存在关键领域“卡脖子”,部分领域仍处于产品价值链中低端,产业规模优势需进一步扩大等。
      机遇亦近在眼前。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加速深度融合,催生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智能移动终端产业创造了跨越发展的时机。“发展瞬息万变,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继续立于潮头。”上述负责人表示,东莞将以补齐短板做强产业链、以市场为导向提升价值链、以核心技术发展创新链,加快相关领域迈向产业链高端,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表示,由众多企业共同形成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为东莞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重要载体和抓手,亦是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群迈向世界级的依靠。
      今年1至2月,东莞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728.36亿元、同比增长20.2%,工业投资增长34.9%,其中工业技改投资的增幅高达55.5%。具体到电子信息制造业,其增加值增长34.3%,智能手机产量增长36.5%。“‘三大手机’是东莞的新标签,我们也希望培育出更多叫得响的品牌,大家一起来构筑一个更高质量的‘世界级’。”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说。
      这一理想蓝图,叫形成“倍增企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领航企业”优质企业梯队培育体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