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光成炬 AI赋能

    “雄鹰儿童公益课堂”探索教育均衡发展新路径


  • 孩子们跟着AI老师学习非遗手工。

        

    □李子期 (图片由雄鹰儿童公益课堂项目组提供)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深化科技创新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4月3日,由四川省教育基金会、四川电子科技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主办,四川日报全媒体承办的“雄鹰儿童公益课堂”在成都正式启动。
      “雄鹰儿童公益课堂”项目以“AI助力课堂智变,公益促进均衡发展”为主题,旨在联合教育、科技、媒体、社会公益机构、爱心企业及个人等多方力量,探索AI赋能教育均衡发展新路径,助力偏远山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孩子茁壮成长。当天的直播吸引到20多万人在线观看,9.9万网友在线转发,为近200名孩子筹集到一学期的免费“AI素质课堂”。

    突破时空限制 以AI赋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孩子们纯洁的目光、对知识的渴望深深震撼了我,我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事情。”活动现场,支教教师代表、绵阳普明中学教师赵琰的支教故事感人至深。
      “当我成绩很差时,我没有放弃学习。”从大凉山的小山村一路考入电子科技大学,曲比拉萨的成长经历让人深受鼓舞。“当我第一次通过校园的电子门禁,心中充满了好奇。”来自阿坝州红原县的任真旺姆同学说,这是科技进步带来的便捷。
      多年来,作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力量,一代又一代支教老师义无反顾从城市到山区,只为给孩子们带去更多接触大千世界的机会。如今,伴随着科技进步,怎样进一步突破时空限制,把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便捷高效地送到偏远山区?
      “雄鹰儿童公益课堂”正是为此而生,通过AI及互联网技术,打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用科技创新来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项目包含“AI素质课堂”与“爱心助学包”。“AI素质课堂”包括通识类AI素质课程、通识类课程辅助材料包、课程安装配置实施、配套读本、平台使用、师资培训等,着力为山区学校的学生送去优质的素质教学内容,帮助他们提升思维、开阔眼界;“爱心助学包”包括课外读物、书包、文具盒以及学习用品等,既保证孩子们课堂学习用品充足,又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
      近年来,“雄鹰儿童公益课堂”项目已在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红军树小学、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凤凰镇中心小学、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第四小学等多所乡村小学试行落地,通过开设“AI素质课堂”以及捐赠相关辅助教具材料包,为乡村儿童“链接”更多优质教育资源,让他们触碰到大山之外的广阔世界。

    22万网友在线观看 多种方式可参与项目爱心募捐

      在当日的直播中,“雄鹰儿童公益课堂”项目负责人马步尧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在普格县某小学,“雄鹰儿童公益课堂”进入该小学后,学生的语文、数学平均成绩大幅提高。
      通过一块大屏幕和几个摄像头,孩子们触碰到大山之外更广阔的世界。“在线课堂打破了空间和地域的限制,通过一根网线、一块屏幕,将优质教育资源和偏远学校的学生连接起来,帮助山区学校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的难题。”四川省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谢凤山说,实施“雄鹰儿童公益课堂”项目,就是希望通过向社会公开募资的方式,带动公众关注四川乡村教育、关注教育信息化建设,“我们将以甘孜、阿坝、凉山州的学校为重点,逐步推广至全省,惠及更多乡村学校的学生。”
      活动现场,马步尧介绍了“雄鹰儿童公益课堂”的多种参与方式,包括以个人名义进行单笔捐,以粉丝团体为名进行团体捐,还可以参与长期捐赠。
      四川电子科技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田广和表示,除合理筹集、科学管理和规范使用公益基金外,四川电子科技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将充分发挥电子科技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成果积累,让更多的乡村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教学内容和服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