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梓潼县:加快构建功能完备的现代水网体系


  • 实施水系连通项目后的梓潼县马鸣河。

        

    □安斌 张羽 (图片由梓潼县汇智水务有限公司提供)

      “过去,我们这里水资源匮乏,用水困难;现在,武引西梓干渠水源不断,大家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近日,绵阳市梓潼县仁和镇青元村村民李栓英感慨地说。
      近年来,梓潼县委、县政府聚焦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水库安全管理和水美乡村建设,全力推动城乡水务一体化,成功入选国家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全省第一批乡村水务试点县,先后荣获全国第五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全省乡村水务先进县、省级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等荣誉,一个功能完备的现代水网体系正在加快构建。

    全力建好城乡“供水网” 织密农业“灌溉网”

      现在,青元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到“智慧水利”带来的便利——通过梓潼汇智水务平台和一体化供水在线实时监测系统,实现水厂远程控制和集中管理;建成“一站式”服务窗口,实现业务受理、工程抢修、水费收缴“一条龙服务”,实现了城乡供水“同服务”;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经受住近年的高温天气考验,保障了全县人畜饮水安全。
      这样的成绩如何实现的?“我们坚持高起点规划建设。”梓潼县水利局负责人介绍,通过采取“政府配套一部分、企业自筹一部分、向上争取一部分”的资金筹集模式,累计整合投入资金11.35亿元,统筹配置梓江水、武引水和水库水3种水源作为县域饮用水源,建成梓江马溜坝、梓江青安村和天生堰3个骨干水源地,实现城乡供水“同源”。
      此外,梓潼县还敷设管网6000余公里,建成宝石、许州、文昌三大供水片区,形成辐射全县、城乡联网、末端连户的城乡“供水网”,截至2023年底,全县农村规模化供水率达到93.11%。
      在农业灌溉方面,梓潼县大力实施水利基础设施补短板三年攻坚行动,主动承接和融入省市水网,以完善骨干水源工程为重点,完成2000余口“当家堰”等小型水源工程建设和维修整治,构建起多水源共济、多工程互补、大中小微协调配套的水源保障体系。
      与此同时,梓潼县还启动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注重田间工程与灌区骨干工程衔接连通,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整理,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0.95万亩,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33.99万亩,构建起田成方、路成型、渠成网、沟相连的农业“灌溉网”。

    全力筑牢水库“安全网” 构建乡村“生态网”

      5月,我省将正式入汛。在拥有东方红水库、三合水库等众多中小型水库的梓潼县,水库安全度汛是每年防汛工作的重点。
      如何筑牢水库“安全网”?梓潼县始终坚持群测群防抓水库安全防治,全面落实169座水库行政、技术、巡查值守“三个责任人”;全覆盖开展水库防汛抢险应急演练,逐库落实防汛抢险物资,建成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设施,构建起全县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
      此外,梓潼县还全面推进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近年来争取上级各类资金5800余万元,完成县域内所有中小型水库、水闸、引水渠埝安全鉴定,水利设施安全状况明显改善。
      在构建乡村“生态网”方面,梓潼县也在积极行动。近日,在文昌镇、长卿镇的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项目施工现场,几台挖掘机将渠系内的淤泥不停地挖起,施工人员忙着修建边坡和挡墙。
      “依托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我们积极构建节水配水管理、基础设施生态网络、河湖保护、水旱灾害防治、现代水利制度、蜀水文化‘六水新村’建设体系,加快打造河畅水清、功能健全、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水美新村,目前已建成20余个。”梓潼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今,梓潼县正加快构建功能完备的现代水网体系,在城乡水务一体化、农田水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重点改革领域全面推进,水系连通、水美乡村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一系列改革举措和创新思路正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