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隼“阳阳”的飞行故事
一路向南 它从贝加尔湖归来
-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倢)“从成都到贝加尔湖,再回到成都,累计飞行距离5000多公里,最高飞行时速132.8千米,最高飞行高度海拔3400米……”在日前举行的第43届四川省暨成都市“爱鸟周”活动启动仪式上,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动物保护研究部副研究员阙品甲分享了成都救护放归游隼“阳阳”的故事。
2022年12月27日,成都邛崃市南宝山镇秋园村,成都救护猛禽放归暨首次卫星跟踪试点活动举行。“阳阳”是当天被放飞的5只猛禽之一,也是成都第一只戴着卫星追踪器放归的猛禽。
“放归‘阳阳’并追踪,是希望更好地了解放归猛禽生活及栖息、繁殖等信息,为野生动物研究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阙品甲介绍。
后续追踪中,研究人员发现,“阳阳”先飞到邛崃平乐古镇附近一片湿地,短暂停留后又迁徙至雅安市荥经县龙苍沟国家森林公园。其后,“阳阳”又迅速北返,回到曾经发现它的简阳市,并在那里度过了2023年春节。“当时,还有鸟友专程去看望它,发现它生龙活虎,时常站在高楼上眺望远方。”阙品甲说。
2023年3月29日,随着气候回暖,“阳阳”开始北迁之旅:它一路向北,翻过秦岭,穿过沙漠,一周后最终抵达了距成都2000多公里的贝加尔湖畔。在那里,它度过了一个美妙的夏天,并繁衍后代。
2023年9月24日,“阳阳”动身前往南方。没有繁殖任务,南迁之行很是“悠闲”,它走走停停20多天回到简阳。
得知“阳阳”回来了,研究人员马上赶去“探望”。相比之前,“阳阳”更“壮”了,以至于研究人员都不敢相认,直到看见它背上的卫星追踪器。
“‘阳阳’回到成都,说明它对越冬地十分忠诚,只要我们不对环境造成特别大的破坏,它可能会年复一年回到同一个地方。”阙品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