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击国家电网四川电力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服务春耕

    当好春耕春灌用电“守护者”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若晔
      3月22日,成都市大邑县金塘社区。合上配电箱闸门,清水哗啦啦地从管道喷涌而出,流进农田沟渠。“提灌站送水正常。”国家电网四川电力成都大邑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樊崇均与金塘社区14组村民朱双清相视一笑。
      每年春分前后,桃花梨花盛开的时节,朱双清总会在家门口的提灌站看到樊崇均及其同事的身影——从检修包中拿出各种工具,扭紧设备螺丝,检查测试运行情况。
      今年,这支春耕春灌保电队伍有了新成员——去年9月,与大邑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结对共建的成都高新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樊金柱、罗宇。
      “附近120多亩农田用水都指望这个提灌站。”朱双清说,提灌站附近环境潮湿,有时候用电量大了,开关就容易被烧坏。高新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主要服务城区用电,常会遇到开关被烧坏等需低压配电抢修的故障,经验相对丰富。
      “我们这次叫来帮手联合会诊,后续有问题就及时打电话,我们第一时间来处理。”队员们告诉朱双清。
      在大邑县现代农业(粮食产业)园区,数字农业技术得到广泛使用。农田中,时常能看到各类监控装置,实时监测土壤、病虫害等情况。这些数据最终清晰呈现在附近数字农业中心的数字化农业监管屏幕上。
      “智能设备尤其依赖电力,就怕增加设备后用电负荷过大。”数字农业中心工作人员尤天明向队员们说出自己的担忧。“四组开关只用了一组,目前看负荷够用。”樊金柱提醒,没有带负荷的开关最好关掉,避免故障隐患。
      生机勃勃的田间地头,穿着红马甲的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格外醒目。在变压器下方,罗宇和樊崇均手持红外测温仪对变压器桩头等易发热点测温;在电力线路附近,樊金柱用无人机检查高处的电力线路,共同为春耕春灌生产提供电力保障。
      一整天,这支队伍在农田穿梭,忙着巡视线路,检查提灌站、抽水泵等电力设施,帮助解决春耕用电中的问题。
      在朱双清和尤天明眼中,服务队就是定心丸,“有次持续阴雨,配电箱电路烧了,一个电话服务队队员就赶到,很快处理了故障。”“我们这片大家都知道,有问题就给服务队打电话。”
      技术变化突飞猛进,但电力保障要求始终如一。“用心守护万家灯火。”这是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立下的誓言。
      “琐碎、平凡”,樊崇均这样形容自己的日常工作。打开工作记录表,只见上面写着:青杠村张家停电、桐林村12组跳闸……但他为完成这些“小事儿”感到自豪:“这个片区3000多户居民的用电,都由我们来守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