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市州观察·资阳
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路向“新” 资阳下出先手棋
-
现代商用车生产车间内景。 资阳观察 吴昊江 摄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杲
近日,位于资阳高新区的现代商用汽车(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现代商用车”)厂区内,100辆氢燃料电池轻卡下线,被发往广州进行示范运营,这是“资阳造”产品在新能源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
城市的另一端,资阳临空经济区,星河动力新一代固体飞行器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商业火箭将实现“资阳造”。
今年以来,“新质生产力”成为资阳发展的“高频词”。不久前召开的资阳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提出,要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新赛道,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积极谋划未来产业,加快构建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冲刺新赛道,资阳已经谋定先手棋:一方面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规模、上层次,释放新动能;一方面谋划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未来产业,构筑新优势。
向“新”发力,抢占产业制高点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们在清洁能源、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取得长足进展,机器人技术等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资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张波表示,近年来,资阳坚定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清洁能源、先进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成链集群发展,“这些都为资阳发展新质生产力打下了良好基础。”
以清洁能源产业为例,资阳正逐步形成从天然气勘探到开发利用等的产业链。安岳县石油天然气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陈建军介绍,当地还计划引进一批绿色新材料、油气装备制造等产业,“这有利于产业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发展转变。”
除了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资阳也在前瞻性谋划未来产业。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发布了《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
“这为我们的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张波表示,资阳结合自身实际展开研究讨论,努力打造一批引领未来发展的产业和标志性产品。“比如,在未来空间产业上,我们将加快推进固体飞行器等商业航天装备项目建设;在未来信息产业上,则将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移动通信、先进计算等产业方向。”
以“智”提质,加快产业转型
在资阳,“新”的因素不断积累,正推动制造业产业逐步质变。
“这是我们的新产品。”在现代商用车生产车间内,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技术创新,该企业研发的氢燃料车型已经投放市场。
资阳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交通装备是资阳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当地通过抓汽车产业变革窗口,支持现代商用车、南骏汽车突破发展氢燃料机车发动机等关键核心技术,以新能源为主的商用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氢燃料电池、光伏等配套产业也在积极布局。
传统优势产业焕新,新兴产业也在成长。在资阳临空经济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清泉片区,展示大厅内,陈列着商用扫地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车等10余款“资阳造”产品。
“通过创新驱动,机器人产业正成为资阳的新名片。”资阳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袁胜兵表示,当前,资阳立足高仙机器人、因诺无人机、新石器无人车等“链主”企业项目,不断推进智能芯片、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制造、机器人本体制造、系统集成商等全产业链项目招引,正推动以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成势发展。
“将先进技术融入制造业,不仅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能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张波提供了一组数据:2023年,资阳制造业投资增长187.1%,其中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742.5%。
科技蓄势,激发创新动力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往往依赖核心技术的创新,其技术的前沿性、市场的不确定性等因素,都决定其在发展路径、发展模式上和成熟产业存在很大差异。
资阳如何构建适应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的生态系统?资阳市政府相关负责人给出答案:造平台、建体系、拓场景、强支撑。
一方面,资阳将着力提升已有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谋划一批重点创新平台。资阳市科技局局长凌勇军表示,当地正全力争创国家高新区和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瞪羚企业,推动省口腔装备材料检验检测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建设,引导资源、技术、人才向重点企业集聚,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另一方面,资阳将基于各个产业的不同特点,构建成果转化体系。在清洁能源产业领域,将加快建设高端天然气产业技术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新制式新能源机车等中试熟化平台;在电子信息产业,将做优做强成渝电子信息创新创业园。“我们要重点在科技成果转化和关键技术攻关方面下功夫。”凌勇军说。
除了要练好内功,还要借好外力。资阳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还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等发展机遇,协同共建成渝中线科创走廊,联合成都、重庆等地区共建成(都)资(阳)大(足)永(川)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建设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助推产业创新、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