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刘艳英围绕柠檬谋划做好四大产业
让村民日子越过越巴适越红火
-
代表委员返乡记
开 栏 语
2024年全国两会已胜利闭幕,与会在川全国人大代表、住川全国政协委员陆续返乡。履职归来的他们有何体会和感悟?如何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宣讲全国两会精神?怎样结合实际推动全国两会精神落地落实?即日起,四川日报全媒体推出“代表委员返乡记”系列报道,通过对部分代表委员的跟踪采访报道,展现代表委员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敬请垂注。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杲
【履职归来】
“还要多想一点办法,让隆恩村名气更响。”“要引进更多文旅项目,带动村庄更好发展。”3月13日,资阳市安岳县文化镇隆恩村党群服务中心内,干部群众讨论村子的发展前景,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从北京返回村里后,全国人大代表,隆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艳英便向村民宣讲全国两会精神。当天上午10点,宣讲会准时开始,服务中心一楼的大厅内,干部群众坐在一起,面对面交流讨论。
大厅外是崭新的村容村貌——平整干净的道路、错落有致的村居,再往远处看,连片的柠檬树散发阵阵清香……“柠檬种植是隆恩村的特色产业,我们要继续把它做大做强。”谈到村里的发展方向时,刘艳英语气坚定。
隆恩村距安岳县城有10多公里,过去由于交通闭塞、基础设施匮乏等原因,一度发展不足。近年来,该村通过柠檬探路,培育壮大特色产业,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去年,全村柠檬种植面积达2000亩,年产值超500万元。
除了种柠檬树、卖柠檬果,该村还围绕柠檬玩出更多花样:一方面,开发柠檬干、柠檬茶、柠檬饮料等精加工、深加工产品,丰富产品线;另一方面,在柠檬文化上做文章,以柠檬产业园为主体,推出赏柠檬花、摘柠檬果、观柠檬景、吃柠檬宴“一条龙”乡村旅游项目,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乡村人才。”刘艳英说,全国两会作出的部署给隆恩村发展带来了新契机,提供了新思路。
宣讲中,提到如何将全国两会精神贯彻落实到隆恩村时,大家讨论的热情愈发高涨。“隆恩村已经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下一步该借此契机让村子富起来。”“要利用柠檬这一资源,实现多元化发展。”“要想办法吸引返乡人员、大学生、职业农民来隆恩村创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对未来充满希望。
对于大家提出的意见和想法,刘艳英仔细记录,逐一回复。比如在谈到多元化发展时,她表示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谋划康养、研学等活动,带动周边餐饮、住宿发展。
对于隆恩村未来的发展,刘艳英有明确的思路和想法。她说,要持续做好柠檬种植、乡村旅游、餐饮娱乐、康养休闲四大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把隆恩村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值得一提的是,在宣讲会开始前,刘艳英还接待了几位外地客商。“有些是做电商的,有些是做研学的,我们希望和他们一起,让更多人走进隆恩村,让更多隆恩村的产品走出去。”
【返乡手记】
今年全国两会,我带去了7份建议。从数量看,比去年多了两份;从关注的内容看,除了“三农”、农村养老等话题,我还关注了国家级柠檬产业集群打造、大学生就业、安岳石窟文化保护等,这些内容和乡村产业发展、人才培育、乡村旅游等息息相关。
全国两会期间,我把家乡的柠檬面膜、柠檬冻干片等产品带到了北京,让大家感受隆恩村的变化和发展。同时,一些来自基层的代表在培育特色产业、引进乡村人才、吸引社会资本等方面的理念和思路,也给了我很多启发。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一定会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具体而言,就是要搞好乡村建设、推动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目前,隆恩村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但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抢抓发展机遇,特别是要把柠檬产业发展好,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巴适、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