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邛崃市油菜籽产量在全省县域中并不突出,但加工出的浓香型菜籽油产量占全国的30%

    加工厂助攻“单项优等生”上位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阚莹莹

      3月上旬,成都邛崃市近10万亩油菜进入盛花期。
      四川是全国油菜生产大省,去年油菜籽总产量达354.4万吨,继续稳居全国第一。
      若是将四川的油菜籽产量排列出一张县域榜单,邛崃市的数据并不亮眼。但邛崃算得上一名“单项优等生”,每年从这里加工出的浓香型菜籽油产量占全国的30%。去年,全市油菜全产业链总产值达42亿元。
      在这里,菜籽油加工厂能给油菜产业带来什么变化?记者进行了一番走访。

    品种更优 为油菜生产提供更多良种

      尽管这段时间并不是四川油菜籽的收储季节,但在成都市新兴粮油有限公司,每天依旧有来自内蒙古、黑龙江等地的油菜籽运抵工厂。
      每一车油菜籽都要进行取样,含油量、含水量等品质标准合格后方能入场。“取样检测保证的是加工品质的稳定。”新兴粮油产业发展部部长郭洪祥说,公司年产菜籽油20万吨,其中一半销往省外,年产值达28亿元。
      加工品质从品种选育环节就开始把控。“我们需要的是产量高、出油率高、健康‘双低’(低芥酸、低硫甙)、宜机收、抗病的优质品种。”郭洪祥说,商业化育种模式已成为新兴粮油的优势。
      距离新兴粮油十多公里,邛崃市天府现代种业园内,数百个油菜新品种在同一时间呈现出不同的生长阶段。其中一片就是新兴粮油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等科研团队进行品种开发的基地,双方合作选育出“川油81”“川油83”,以及“蓉油”系列等多个高产优质“双低”油菜良种。
      这些优质品种正在邛崃市大范围推广。在邛崃市固驿街道,种植大户黄祥的100多亩油菜正处于盛花期。十多年前,黄祥就和新兴粮油合作开展订单种植,由公司统一提供种子、供给农药和收购。
      不只是新兴粮油,在固驿街道,成都市鑫禄福粮油有限公司同样在积极推广种植“蓉油”及“川油”系列杂交品种。全省种植基地达15万亩,油菜优质率超过85%。
      邛崃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推广“蓉油”及“川油”系列杂交品种,全市油菜优势品种覆盖率已达95%。

    品质更高 农户每亩增收30元到50元

      黄祥十多年来都把油菜籽交给企业,除了省心外,还在于更高的收购价格。“油菜籽每斤收购价比市场价高出2角,按照平均亩产200斤计算,每亩就能多收40元。”
      价格更高,源于良种和高质量管理模式带来的高品质。“油菜籽价格往往看含油度。油菜籽每高出1%的含油度,每吨收购价就多出80多元,直接增加种植户的收益。”新兴粮油副总经理王学军介绍,目前公司在全省的订单种植面积达20万亩左右。
      收购一吨油菜籽,鑫禄福粮油同样比市场价多给出100多元。公司相关负责人郑开鹏介绍,目前公司在全省的订单种植面积有1万亩,面积正在扩大中。
      这一增收模式正在邛崃市快速推广。邛崃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林祥算过一笔账,通过发展“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统一提供良种、统一供给农药、统一收购原料,直接带动油菜种植农户每亩增收30元至50元。
      “去年,邛崃市油菜种植面积9.02万亩,全市油菜全产业链总产值达42亿元。”林祥信心满满地说,今年种植面积预计达9.52万亩,产量、产值将进一步提升。

    记者手记
    企盼更多“新兴粮油”出现

      龙头企业是推动农业产业链转型升级的引擎,这句话可以在新兴粮油、鑫禄福粮油上得到印证。前端,企业可推动育种进步,后端可带动农户增收,同时助推加工业向精向深发展。
      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之一和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省份,四川仍缺乏大型的农业龙头企业。例如粮油领域,至今还没有一家上市企业。
      如何培育龙头企业?对于政府来说,还是一个很大的命题。
      但值得欣喜的是,一些粮油加工企业,正在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不仅带动产业链的升级,还以相互代工、共享原料资源的方式抱团发展。
      相信四川在建设农业强省过程中,会有更多这样的粮油加工企业出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