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员看两会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优化营商环境是关键

  •     

    □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周丽萍
      今年全国两会,营商环境受到许多代表委员关注。努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是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企业需求的重要举措。今年,多地“新春第一会”均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拼经济,也就是拼营商环境”越来越成为共识。
      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当下,四川优化营商环境需要“三个对标”:对标省委要求,“把该放的放到位,把该降的降到位,把该给的给到位”;对标先进一流,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缩小差距;对标微观感受,如上海专门强调了新一轮营商环境优化要“全方位提升企业感受度”,四川相关政策措施也要思考如何让企业更加“可感可及”。
      对标就是找差距,找差距是为了补短板。民营经济撑起了四川经济“半壁江山”,中小企业众多,是我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支持政策,聚焦难点堵点用改革攻坚破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帮助民营企业实现更好发展,四川经济才能真正从大到强。正在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四川,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更应主动有为,有所建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长远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围绕改革抓立法。包括落实金融体制改革、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通过立法把改革成果固定下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从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传来的声音,带给民营经济最可靠的“定心丸”。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