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提升县乡消费力?代表委员这样说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泽文
      “之前在成都体验到一个能边吃火锅边唱歌的消费新场景,不知道这些创新什么时候能在县城里落地?”“城市里很多地方快递都能半日送达,但我们镇里还不行。虽然有时并不急着用,但快递当天送到的感觉,会大大提升消费体验”……
      在“你点题 我代言——四川日报全媒体邀你‘上两会’”互动平台上,一些网友关注到县乡消费这一热点。县乡消费作为重要一环,将发挥什么作用?3月5日,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江安县仁和镇鹿鸣村村委会主任任敏,住川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工商联主席俞建。

    如何扩大消费?
    让大家腰包鼓起来
      “要扩大消费,重要的是要让大家的腰包鼓起来,有底气去消费。”在任敏看来,县乡消费的瓶颈是收入相对较低。“县乡的消费群体以工薪阶层为主,除去刚性支出后,这个群体的收入如果不能持续提高,则难以支撑消费进一步扩大。”
      其中的关键是,县乡要有足够的吸引力让年轻人回来。任敏认为,如果没有充足的就业岗位和乐观的就业前景,劳动力还会持续向发达地区转移。
      “目前这个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以任敏所在的鹿鸣村为例,依托竹产业,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达2.3万元。当前已有不少年轻人回乡,依托物联网技术,在村里搞起了“云养猪”,不仅提高了养殖水平,还提高了产业附加值。
      县乡经济发展的同时,消费活力也在凸显。
      俞建认为,随着县乡商业体系建设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品企业将下沉市场作为重点,推动新业态、新商品、新服务落地。“需求正在从传统消费转向新兴消费、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网友提到的边吃火锅边唱歌,就属于消费新场景。他们希望得到更有品质感的消费场景。”俞建说,以四川为例,虽然村级快递网络已基本全覆盖,但由于人口分布不均,使服务站点的分布也不均,导致快递时效在某些区域相对滞后,制约了乡村网购的发展。

    怎么解决?
    新型城镇化是机遇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好机遇。”
      俞建说。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俞建认为,这个过程中尤其需要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并以此为契机拓宽县乡消费流通渠道。“扩大消费,农产品的上行渠道需要拓宽。”尤其在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域,要加快推进冷链物流设施,保障优质农产品向外流动。还要畅通消费品的下行渠道,整合村级物流交通站点,降低县乡物流成本。
      “相信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县乡基础设施会越来越完善。”任敏认为,在基础设施硬环境完善后,还需要优化县乡消费的软环境。比如,各地需持续因地制宜创新消费新场景。
      县乡区域还需增强消费供给能力,持续创新消费新场景,提升节庆和夜间消费的活力。俞建说,不少热门区域消费纠纷时有发生,如何在县乡打造公平放心的消费环境,充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扩大消费,这是基础。”
      俞建还认为,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政府还需在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适当降低居民支出成本,从而释放居民更多消费潜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