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上“成都造”飞行汽车,快了!


  • 沃飞长空的飞行汽车。受访者供图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红霞
      假如几年后成都人乘坐飞行汽车出门,会是什么体验?
      “200多公里的城市距离,从升空到降落,时间不到1小时。5个人乘坐,商务价格大约是豪华专车的2—3倍,时间可节省4/5。”沃飞长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费岚简洁作答。
      飞行汽车的学名是“纯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英文简称eVTOL。“其实是借用汽车概念的飞行器,它比飞机飞得低,比汽车速度快,就像5座汽车插上了翅膀。”费岚说。
      记者日前从沃飞长空了解到,全国首个获得民航局适航审定受理批复的有人驾驶载人AE200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近日在沃飞长空汉源综合试飞验证基地首次试飞成功,意味着这款“成都造”飞行汽车的研制取得阶段性重大突破。

    两年多研发
    在国内飞行汽车板块首批获得融资
      现场试飞的飞行汽车,黑色的机身,机翼长14.5米,机高4.6米,机长9米,标准座舱可搭载1名驾驶员和4名乘客,最大航程为200公里至300公里。
      最引人注目的是机身和机翼上的6组固定翼,其中,4个靠近机身的固定翼顶部各有1个螺旋桨,机翼两头的2个固定翼顶部各有2个螺旋桨,形成“固定翼+螺旋桨”的特殊构造。“其中4个桨是拉升垂直向上,4个桨负责向前平飞。”费岚介绍。
      飞行汽车是在低空300米飞行的一种城际快捷交通工具,突出优势是垂直起降无需机场、更加智能化、低成本、易维护、高安全、通勤时间快,成为未来交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之一。截至2022年10月,全球eVTOL研发企业有300多家,包括初创公司、航空巨头、出行公司和汽车公司等,国内目前有沃飞长空、小鹏等8家企业在飞行汽车板块获得融资。
      沃飞长空以成都为研发中心,集聚了国内外近300位研发人员。费岚说,两年多来,研发团队克服许多困难,多项技术实现突破,形成了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成都创造”飞行汽车技术,率先取得适航审定受理批复。“预计2026年通过适航审定和产品型号认定,之后就可以进入商业应用和批量制造了。”费岚说。

    应用场景
    从市中心到天府机场只需 15分钟
      2023年10月,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中国民航局四部门印发的《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提出,到2025年,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实现试点运行;加快将eVTOL融入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立统一的空地智联管理平台,打造低空智联网,初步形成安全、便捷、绿色、经济的城市空运体系。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低空经济”确定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目前,国内已有上海、广州、深圳、重庆等城市在积极布局低空经济产业。成都则以完备的航空制造基础、充足的航空人才,成为与华东、华南并肩的飞行汽车研制基地。1月8日,成都市出台《关于前瞻培育未来产业的政策措施》,涵盖六大重点领域24个细分赛道,其中就包含飞行汽车。
      “现场试飞取得悬停试飞、地面全倾转测试、小角度倾转试飞等多项关键成果。”沃飞长空CEO兼首席科学家郭亮表示,“成都是我国航空航天产业领域重要高地。带动成都未来交通产业发展,我们联合各研究所、高校、飞行培训机构来完成上下游技术体系和从业人员培养,还联合各航空公司、文旅集团等为立体交通提供成熟而便捷的接驳服务。”
      2023年7月,沃飞长空和亚太地区最大的公务机企业华龙航空签下100架国内飞行汽车订单。据介绍,后续双方将共同推进eVTOL在公务航空应用场景方面的市场应用,在eVTOL完成适航审定后,有望在成都率先落地eVTOL公务航空出行。“今后大家乘坐飞行汽车从成都市中心前往天府国际机场,行程只需要15分钟。”费岚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