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文旅深度融合,羌寨羌红飘扬、咂酒飘香

    石椅村迈向“更好的样子”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任紫鑫 绵阳观察 付乔崧

      2月9日,农历除夕一早,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石椅村村民邵朝富贴好春联,就和妻子杨荣兰忙活起来——张罗和姐姐家相约的团圆饭。
      “我们家的农家乐正在升级改造,打算做成精品民宿,迎接更多游客。”杨荣兰介绍,现在石椅村越来越火,全国各地游客慕名而来。为了适应多样化的游客体验需求,加上有优惠的贷款政策支持,他们家总共投资200万元对农家乐进行品质提升。农家乐目前刚好处于装修期,今年夫妻俩得以提前放假,安心享受和家人的团圆饭。
      记者看到,正在升级的民宿有4层,用餐大厅和10间精品房已初具雏形,楼层间的走廊用羌绣、灯笼、木纹墙面进行装饰,呈现羌寨风貌。与之相邻,以前用于储物的一间老屋转型升级为多功能会议室,可以接待团体游客开展活动。“希望民宿重新开业后,日子越过越红火。”谈及新年愿望,杨荣兰和家人充满期待。
      说话间,杨荣兰接到不少老顾客的电话,咨询春节订房事宜。“欢迎3月开业后再来,这几天过来旅游的话我可以给你推荐村里其他民宿和农家乐……”每当电话响起,她不忘预告,希望民宿升级后为新老顾客带来全新体验。
      除了自家的变化,村子里的变化同样令人欣喜。
      “回来一次变一个样,每逢假期游客络绎不绝。”在杨荣兰的女儿邵兴洋看来,这两年村里的变化有目共睹。不只是旅游热,交通也得到极大改善。一年间,进入石椅村的村道已拓宽至10米左右。青山绿水间,一栋栋民居错落有致,宽敞的道路延伸到每家每户。在成都上大学的邵兴洋前两年回家一趟要花三四个小时,现在只需要一半时间。
      位于进寨新通道入口处的尔玛人家民宿,就是交通改善的受益者之一。这家于去年4月开业的民宿,不到一年时间营业额就达150万元,旺季时满房是常态。对于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游客而言,高山上的民宿让他们充满惊喜,“云朵上的羌寨”名副其实。“一般游客来了都会多住几天,这里的自然山水和人文特色吸引他们留下来。”民宿负责人陈艳说。
      午间时分,石椅羌寨的火炉旁,几位村民和自驾而来的游客围坐在一起,叙家常,聊喜事,期盼新的一年越来越红火。
      近年来,绵阳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康养、乡村民宿等新产业新业态。过去,这里的民宿大都自发建设,如今不少民宿都请专业设计师进行规划,在提升接待能力的同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石椅村乘着旅游热东风,以特色民宿发展文旅产业,让“过客”变“留客”、让“流量”成“留量”。
      数据显示,2023年,石椅村接待游客超过4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5000万元,同比均实现翻番;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6.79万元,同比增长50.88%。路宽了、村美了、生活更甜了,石椅村正迈向“更好的样子”。
      今年春节,各家民宿早早准备好了特色香肠、腊肉。春节期间,石椅羌寨门前羌红飘扬、咂酒飘香,羌族小伙和姑娘们会用古老而隆重的进寨仪式迎接游客的到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