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博返约 一生有爱
——从《少点精致的俗相》谈侯志明散文的传统坚守与价值引领
-
□徐良
成语“由博返约”,语出《孔子·雍也》,指做学问从广博出发,继而务求精深,最终达到简约。作家侯志明不仅在其散文集《少点精致的俗相》中提到这个成语,而且其散文本身也兼具这种由博返约的文学品质。更可贵的是,在新散文、大散文概念盛行的当下,侯志明的散文做到了“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在坚守传统散文形式的基础上,饱含对生活浓浓的善良和爱,并以广阔视野观照社会生活,赋予传统散文精神力量和价值引领。
不论是传统形式的短篇散文,还是访谈部分的非虚构散文,《少点精致的俗相》都表现出一个明显的特征:在形式上,呈现出传统散文的自由简约;在情感上,弥漫着源自亲情的精神力量;在思想上,彰显着家国天下的博大情怀。
在散文集开篇《灯如红豆》一文中,时光虽已过去了40多年,但在作家心中却依旧清晰如昨:“那盏小小的油灯从没有熄灭。它渺小像母亲,它柔弱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照亮的是我们艰难生活的每一天,并陪伴我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一个人源自善美的力量,得益于自小埋进血脉中的亲情。同样,家国天下的情怀,亦是亲情和爱的向上延伸。“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它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遇有疑难,遇有诱惑,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这样就一定会受人尊重,更不会步入歧途。”
根有多深,树有多高。一个人之所以拥有持久的善良和爱,根本上源自敬畏、孝道、尊师和爱国的价值观。这不仅是一个浅显的道理,也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侯志明深以为然,所以,在《天地间有篇文章做不完》一文中,不吝笔墨,用极其细节的语言,描写父母第四次来成都发生的一系列感人故事。
父亲放弃成都一切好玩的去处,偏偏要看看儿子上班的地方;父母走后,不仅留下亲人孝敬给他们的钱,还一丝不苟地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这一切,无不让作者哽咽。于是,作者发出灵魂一问:“呜呼,天下父母,在一日时时处处为子女着想;而天下子女,一生中有几天为父母着想?”并深情地道出一个感人至深的真理:“父母这篇文章,生为人者,大抵是都需要做的。”
相对于新散文的崛起,传统散文在语言方式、文章结构、篇幅容量和思想格局上都不再具备优势。《少点精致的俗相》虽然是典型的传统散文,但其气象格局却并不亚于新散文。作家没有固封在小情小我的自我陶醉中,而是通过深情的叙述,以其浓浓的家国情怀,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引发出沉重的时代忧思,进而完美地进入“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精神境界。
《年的味道》一文,在年味逐渐淡漠,给长辈请安磕头、迎喜神等传统已经远去的今天,作家深感焦虑:“我们的年还有什么呢?还能记住什么呢?又能传承什么呢?”在《祖制》中,作家再次表明立场:“如何审视与对待这些业已消失或正在消失的东西,窃以为是值得探究的。”面对今天的优越生活,作家由远及近、忆苦思甜,最终发出对粮食储备问题和对生活铺张浪费风气的无限担忧(《饿的恐慌与饱的困惑》)。《我的老师们》一文,从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引申出对当下某些知识分子不学无术的批判。《穿过九寨的美景》一文,作者同样站位高远、满怀期待:“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在通过顶层设计走向大众自觉的常态时,这条千百年来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母亲河,一定会一天比一天更加健康、美丽。”
当然,除了亲情,持久的善良和爱,还来自我们遇见的可敬的老师,来自这个时代的榜样和楷模,来自我们的人文民俗和传统文化。正如作家在《摇曳的亚菊》中写的那样:“我那时读书,好像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一个对我好的老师,或者说我喜欢的老师。她对我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可见,老师对作家的成长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侯志明出生在四子王旗,生活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大草原,草原独特的历史人文和自然风情,自然成为作家笔下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如《年的味道》《祖制》《童年野趣》《四子王,一朵红格艳艳的花》等篇目,给予了作家品格滋养的丰富源泉,也增加了散文的人文厚度。《牛也号哭》《倔强遥远的梦》《复合之物》等篇目,更充斥着倔强的情感力量,不仅是从善良出发的文学召唤,也是以文学之名照见的人性之光。
《少点精致的俗相》“访谈”辑下,收录了4篇占比不小的非虚构散文。其中,采写“美女棋后”、国际象棋双料特级大师诸宸的《棋后》和《我和流沙河的两面之交》两篇,对有着多年记者经历的侯志明来说,这无不体现其对工作的敬意和对文字的虔诚。尤其是采写“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的《脊梁》和采写“改革先锋”、长虹电器董事长兼总经理倪润峰的《本色》两篇,以细致入微的流畅文笔和饱含深情的历史使命,带我们走进历史现场中,可谓灌注心血,感人至深。
由博返约,一生有爱。这不仅是一种温暖的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侯志明把这种态度和追求,带进了他所走过的生活。也因为这种态度和追求,他才奉献出了这部既有传统坚守又有价值引领的散文佳作,让我们在庸碌的日子中,体味到生活的浓浓暖意,感受到善美的持久力量,并获得全新的精神慰藉和价值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