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集一批无线电频谱领域上下游相关企业

    这栋楼里,有条“电波”产业链



  •     

    开栏语
      一栋楼就是一条产业链,一栋楼就是一座产业园。在成都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里,矗立着不同特色产业的楼宇。即日起,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以实地“扫楼”的形式,走进2024年成都拼经济现场,聆听那些发生在楼宇里的奋斗故事。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君芳

      一个考试现场,场外的人利用无线电波向场内传送答案。如何快速发现这一现象,有效阻断作弊信息传递,并查找定位作弊信号发射源?一个正常播放的广播节目,突然插入了非法节目内容,如何第一时间查找到“黑电台”所在地?
      在成都市武侯区,有一栋专业楼宇——华日微波通讯专业楼宇,它集聚了成都华日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日通讯”)、华航高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下称“华航高科成都分公司”)等一批无线电频谱领域企业。这些企业利用无线电频谱监测管理手段,帮助执法机关高效打击上述违法行为。
      近日,记者来到这座楼宇,探访这里的发展故事。

    一个企业的创新故事
    一项技术突破带来超10亿元订单
      无线电频谱监测管理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我们所处的城市环境,有各种各样的无线电波在传输,其中,频率相似的无线电波会对我们追踪的目标无线电波产生干扰。另外,城市里各式各样的建筑物,也会让直线传输的无线电波产生反射,这些因素都会对准确、高效锁定目标信号源产生阻碍。”华日通讯频谱管理产品线总裁张翼说,减少干扰信号的影响,是整个行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突破点。
      不久前,华日通讯推出新一代九通道空间谱估计测向系统。该系统具有高分辨率、高准确性、高灵敏度的特点,可应用于复杂环境下同频信号的干扰查找,以帮助用户解决“最后一公里”查找难题。“作为公司的一项核心技术突破,新系统的推出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还为公司带来了累计超过10亿元的订单。”张翼说。
      华日通讯董事长莫舸舸分享了一个好消息,凭着过硬的技术和产品实力,公司在去年底一次重要跨省投标中成功拿下订单。“中标只是第一步,把项目执行好才能赢得客户信任。目前公司正在加班生产,客户需要的37套设备要赶在春节前交付完成。这些设备当中就搭载了新一代九通道空间谱估计测向系统。”
      要完成目标并不轻松。莫舸舸说,从中标到交付只有2个多月,而此类项目行业平均完成周期在6个月左右,“我们除了拼别无选择!”

    一个产业的生态关系
    以前谈合作要“打飞的”,现在“抬脚就到”
      作为无线电频谱监测管理的应用端企业,华日通讯与多个零部件供应商有着合作关系,“合作半径越小,越有利于提升我们的生产效率。”莫舸舸介绍,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公司建设了华日微波通讯专业楼宇,目前已招引了一批上下游相关企业,其中就包括华航高科成都分公司。
      在落户成都之前,华航高科就与华日通讯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为后者提供无线电波信号处理需要用到的板卡。
      “当时生产好的板卡需要空运到成都,一些特殊板卡还需要配备专人。”在华航高科成都分公司行政经理胡银华看来,更关键的是沟通成本,“拿到成都的板卡如果有不匹配的地方,就必须送回北京做检测调试,一来一回很耽误生产。”
      基于缩短服务半径的考虑,2020年,华航高科成都分公司正式成立,并入驻华日微波通讯专业楼宇。“过去解决问题需要一张飞机票,现在只需走几步路,就能抵达服务现场。”胡银华说,落户成都后,公司与华日通讯的业务量每年都在增长。
      “无线电频谱监测产业链上,大大小小的供应商有几百家,我们也在进一步加大招引力度,希望能让这个链条在成都不断发展壮大。”张翼说。
      目前,大厦内30余家入驻企业已经实现年产值超10亿元。

    一个区域的产业发展目标
    到2027年产值规模突破300亿元
      华日通讯的这个想法,也得到来自政府部门的助力。
      不久前,武侯区印发《武侯区加快建设微波射频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的政策措施》,明确提出,鼓励专业楼宇的打造和运营,根据入驻后开展创新成果孵化、企业招引集聚、行业服务、产业品牌打造等方面成效,每年给予最高500万元的绩效奖励。
      同时,武侯区还将支持链主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活动,重组、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对成功并购产业链上下游的链主企业,按实际并购金额的2.5%,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奖励。
      一项政策的出台,是一个区域对产业整体发展谋划的实际举措。“武侯区的微波射频产业,属于成都电子信息产业中的一部分,可广泛应用于先进通信、消费电子、智能网联、高端医疗等多个领域,有着非常可观的发展前景。”武侯区新经济和科技局产业研究总监蒋根杰介绍,在以科技创新引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背景下,武侯区近年来大力培育发展微波射频产业,积极推进微波射频上下游产业链生态建设,吸引了一批科技领军企业入驻,已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260家,集群规模突破80亿元。
      瞄准赛道,锁定目标。武侯区提出,到2027年,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微波射频技术创新策源地、现代化产业高地、国家级产业名片示范地,产值规模突破300亿元。
      蒋根杰介绍,下一步,武侯区将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都都市圈建设等重大机遇,深化与金堂县、重庆市沙坪坝区等合作,聚焦产业协作、创新协同等领域,谋划推动一批重点项目,在更广范围、更宽领域集聚资源,谋求发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