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市州观察·绵阳
服务保障跨越式发展
营商好环境这样打造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祖明远 任紫鑫
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一年来,绵阳紧扣“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总抓手,大力实施科技立市、产业强市、开放活市、人才兴市、生态美市战略,推动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
绵阳政务服务如何为跨越式发展提供保障?记者与绵阳市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鼎进行了交流。
打响营商环境品牌
记者:在以优良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方面,绵阳有哪些创新举措,效果如何?
陈鼎:为了打响“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绵阳营商环境品牌,近年来,我们出台了“园区十条”“人才十条”“科创十条”“金融十条”等利企惠企的创新支持政策。
在健全保障机制方面,我们成立绵阳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由绵阳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统筹协调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2023年9月11日,我们还创新组建绵阳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此外绵阳还积极为企业“减负”。2023年截至11月底,全市共为企业降费减征社保费4.15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8亿元,共办理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127.21亿元。
优化招商引资环境
记者:2022年以来,绵阳新引进民营企业项目362个,其中百亿级工业项目8个、已开工建设6个。绵阳如何为招商引资提供优质“软环境”的?
陈鼎:绵阳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立重大项目服务专区、企业服务专窗,组建重点项目服务专班,开展“五专”服务,实行“一个项目一个群”“一个难题一次会”“一个阶段一回访”的运行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共设立企业服务专窗29个,2023年全年服务重大项目1000余次,服务绿卡企业200余次。
截至2023年年底,全市累计召开“优化营商环境面对面”专题座谈会374场,参会企业6242家,收集问题4695个,已解决4473个。通过“绵企通”政企服务平台受理企业诉求1503件,已办结1486件,办结率98%。
赋能城乡融合发展
记者: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在政务服务方面绵阳如何保障该部署落实见效?
陈鼎:加强县域政务服务,绵阳主要从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加强县域政务服务“三化”建设。绵阳已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全市共有2249个政务(便民)服务中心(站),群众、企业办事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二是提升基层网上政务服务办事能力。推进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向基层延伸,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提升操作人员业务水平,同时制定通俗易懂的办事指南。
三是在基层广泛推广“政务服务+”。继续创新发展“政务服务+金融、邮政物流、电信”等服务模式,推动政务服务进园区、小区、楼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