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述出成绩评出担当 走实“双向奔赴”之路

    ——聚焦我省首次集中开展的“直选代表述职月”活动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
      “通过现场述职,我对人大代表的工作有了更深了解,也更清楚了作为选民的责任,我们与代表的距离更近了。”成都市新津区安西镇居民刘伟近日在参加所在选区一场直选代表述职会后感慨。
      2017年起,全省县乡两级人大广泛开展直选代表向选民述职活动,代表积极履职并自觉接受选民监督意识普遍增强。但由于各地工作步调不一致、时间不统一,一定程度制约了活动成效。为此,省人大常委会加大工作统筹力度,从2023年起,每年用1个月左右时间集中开展“直选代表述职月”活动,力促直选代表述职工作整体推进、成势见效。
      全省首次集中开展的“直选代表述职月”活动开展得如何?记者进行了探访。

    增压力添动力
    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2023年12月4日,来自新津区第77选区的1名区人大代表和安西镇第8选区的3名镇人大代表走到“台前”,向选民汇报履职工作,拉开了全省“直选代表述职月”活动的序幕:区人大代表王立红积极处理社区居民反馈的生活问题,报经社区两委商议后,投资8万余元对堵塞严重的污水管网进行清掏;镇人大代表李云松为10个特殊困难家庭争取到临时紧急救助金;镇人大代表何继翔带动当地群众100余人就业;镇人大代表易在花推动实施区域亮化项目,方便了商家、居民出行,为游客提供了更舒适的旅游体验……
      代表们的履职工作得到了群众肯定。“没想到代表们做了这么多事,以后我们要多多配合他们履职工作。”新津区居民常思说。
      面对面向选民汇报工作,架起了代表与选民联系的桥梁,促进了代表与选民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密切了代表与选民的关系。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新津区人大常委会已组织101名区人大代表在89个选区向选民进行述职,占代表总数的50.5%,代表称职率99.2%,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文化教育、生态环保等方面收集意见建议576条,为民办实事解决事项124件。
      此前,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调查显示,受访群众对人大代表、人大具体工作等的知晓度不尽如人意,这引起了省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如何让更多选民认识所选出的代表、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如何让更多代表依法有效履职、更好服务选民群众?“全省集中开展‘直选代表述职月’活动,为推动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有力抓手。”省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和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体现,“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直选代表位于县、乡两级,是引领基层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述职活动,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履职热情,对落实‘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察民情解民忧
    努力为民做好事办实事
      “现在村医队伍年龄老化,年轻人因待遇低不愿意从事村医工作,我们担心以后出现村医‘空白村’。请问县卫生健康局将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和解决?”2023年12月12日,达州市宣汉县人大代表天生第1、2、4选区,宣汉县天生镇人大代表第16、20选区直选人大代表述职大会举行,在听了县人大代表、县卫生健康局局长姜林的述职报告后,有群众提出疑问。
      “全县现有村卫生室489个,村医856人,目前还不存在‘空白村’情况。针对村医后继乏人问题,县委县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从壮大村医队伍、加强村医保障和推行村医派驻3个方面着力预防和解决……”姜林代表坦诚回应。
      当天,姜林等5名直选人大代表先后走上述职报告席,向选民报告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并“点对点”接受现场提问。随后,选民们通过无记名测评,为代表履职表现打分。
      这是达州市“直选代表述职月”活动的一个现场。达州市创新探索全方位部署、全天候履职、全环节述职的“三全”模式,有序推进直选代表向选民述职工作。“为了让代表述职有实效、不空谈,我们要求所有直选代表届内必须向原选区选民作一次面对面述职,每年参与口头述职的代表比例不少于代表总数20%,确保代表任期内口头述职全覆盖;同时,明确述职中代表作述职报告、选民代表提问、代表现场答复、无记名投票测评4个‘规范化步骤’。述职后,把述职结果作为代表连任和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将评议意见建议印给代表加以整改,真正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达州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推进直选代表述职工作走深走实,各地创新方法,积极探索——
      泸州市推行代表中的党政领导带头述职、区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带头述职“双带头述职”模式,有效解决了“普通代表”述职多、“领导代表”述职少的现象。
      广元市青川县部分乡镇针对个别村大部分选民外出务工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各村外出务工村民微信群发布代表述职视频、述职书面材料等,解决了选民反映的“代表选了见不到”等问题。
      德阳市旌阳区将直选代表述职作为街道、村委会议一项议程,邀请选民代表参加,完成代表述职和测评;内江市通过大会述职、进“家”“站”述职、院坝会述职等灵活方式,保证代表述职的质量和效果;遂宁射洪市确定部分任职时间长的代表和新任代表会议述职,“以老带新”推进;绵阳市探索的“以数字说话,用成绩打分”“打工不忘履职,云上述职评议”等特色举措正在全市基层推广……

    强机制拓广度
    不断丰富基层实践
      “以前以为人大代表只是个荣誉称号,如今听了别的代表述职,对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思想上受到很大震动和启发。如果不认真履职尽责,怎么能向选民‘交账’!”有基层代表感慨。
      通过面对面与选民交流、直接接受选民监督、倾听选民对自己的评议,代表们普遍感到压力,也增强了干事动力和履职活力。
      在深化直选代表述职工作的同时,各地还深入开展五级人大代表进“家”“站”活动,扎实开展市、县、乡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人大代表在行动”实践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同时,积极探索加强代表履职监督管理的新形式、新内容,不断增强代表的履职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在活动推进过程中,各地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个别代表意识不强、履职能力较弱,乡镇代表流动性较大不利于工作开展,部分选民监督意识不强、主动参与意愿不高,在述职中给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针对性不够等。“要切实解决问题,必须把建立长效机制作为着力重点,努力形成工作惯例。”省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首次集中开展“直选代表述职月”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用好以往工作中的成功经验、有效做法,对其进行再检验、再提升,对于确实已经成熟的经验做法,要以建立专门制度或更新相关制度等方式固化下来。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扩大参与范围,逐步增加现场述职的直选代表比例,推动书面述职直选代表全覆盖,组织更多各级人大代表现场观摩,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间接选举代表向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制度,有效增加代表参与的深度和广度。”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开源表示,将依托代表“家”“站”增加代表现场述职群众参与人数,尝试通过“直播连线”开启代表“云端”述职,注重做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青年学生选民人数集中选区的代表述职工作,完善选民意见及测评结果整改落实情况通报机制,切实提升基层选民、群众的参与规模和积极性,增进他们对人大代表、人大制度的认识和理解,走深走实代表与选民的“双向奔赴”之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