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市:“快而准”听民声问民需 “精而优”解民忧暖民心
-
学校外道路加装“生命护栏”。优化调整后的公交车站台紧邻鸿景庭小区大门,方便群众出行。党员干部入户指导老人办理在线交费业务。
□马发海 (图片由万源市委宣传部提供)
今年11月以来,达州万源市创新建立“民声直达”平台,推动党员干部“快而准”听民声、问民需,“精而优”解民忧、暖民心,构建起直通基层、直达群众家门口的民声呼应快速通道,推动群众工作变“被动”为“主动”、服务模式变“零散”为“系统”、问题办理变“缓解”为“根治”,有力保证“要干的事”精准对接“群众盼的事”,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搭建平台“面对面”听民声
“鸿景庭广场公交车站处在交叉路口,紧邻桥梁,群众候车受到影响。”“想在家门口坐公交车,但是鸿景庭广场公交车站台在桥头边,不太方便。”
在万源市鸿景庭小区的休憩区,万源市古东关街道人大工委正在举行一场“民声直达”围坐议事。现场,3名万源市人大代表、几十名居民群众和职能单位负责人等共同议事,大伙儿积极沟通,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通过“民声直达”围坐议事,新的公交车站选址定在小区门口约30米的位置,这个群众关心的问题得到解决。
万源市八台镇已累计向8个村发放3000余张“干群连心卡”,卡上印有镇党委书记、镇长的微信号二维码和手机号。把便民服务“送上门”,将群众意见诉求解决在一线,把问题矛盾处理在基层。截至12月21日,八台镇群众反映问题、咨询政策、寻求帮助等共计180余人次,并得到了及时回应。
为拓宽群众诉求渠道,万源市开通“民声直达”微信号,推出“民声直达”电话,成立“民声直达”办公室,实现群众线下线上都能实时反映问题。“民声直达”办公室发挥平台优势,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统一收集、统一分析、统一交办落实,实现群众诉求内容“一键录入”、各类问题“一网通办”、工作督导线上进行、数据分析自动导出。
“民声直达”办公室负责人祁玉宝介绍,自11月19日“民声直达”平台开通以来,万源市各地各部门积极搭建“面对面”服务平台,通过发放“干群连心卡”、建立民声诉求征集微信群、多渠道公布领导班子成员与相关科室负责人电话号码及微信号等举措,疏通基层治理“毛细血管”、畅通便民服务“微循环”。
民呼我应,直达民心。“民声直达”就像一根“绣花针”,穿起民生“万条线”。通过“民声直达”,万源市将收集到的群众呼声交办给各个职能部门,推动问题解决,有效拓宽了为民服务渠道。
接诉即办“实打实”解民忧
“现在打个电话,就能联系上主管部门,方便。”不少万源群众为“民声直达”平台高效解决问题点赞。
11月21日,有群众通过“民声直达”反映诉求:万源市古东关街道陶家湾巷道路两侧车辆乱停乱放问题突出。接到诉求后,万源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立即对陶家湾巷进行规范的标识标线划分,对违停车辆进行劝离。经过治理,小巷街道没有了违停车辆,群众连连称好。
收集问题后,如何高效处置问题是关键。万源市“民声直达”平台坚持把服务群众“快而准、精而优”作为运行机制的“指向标”,建立现场办公、汇总分析、分类交办、会商办结、回访销号“五步”工作法,努力做到接诉即办,“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全市建立了接诉即办闭环管理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一盯到底,督促办理单位依法分类、梯次推进、提级办理,直至解决问题。
11月下旬,一声声机械轰鸣声在大沙镇桥湾村棕树湾响起,这里正在开展道路修复工作。两天前,有村民在桥湾村微信工作群反映,因来往车辆长期碾压导致家门口路面破损严重,坑洼不平,影响出行。接到反映的情况后,群管理员立刻点对点上报,镇分管干部组织人员全力抢修受损道路,两天就完成了道路修复。“没想到,在群里说一声,家门前的路很快就修好了!”村民连连称赞。
大沙镇党委书记马映兰介绍,目前该镇共接到上级交办件57件,现场处理即办事项45起,网格员上传工作日志567件,入户走访600余次,群众满意率高。
访而不扰“心贴心”察民情
万源市“民声直达”行动的一大特色是构建“心贴心”治理体系。“民声直达”平台将收集到的群众诉求梳理汇总,分成民生保障类、基础设施类、咨询投诉类、建言献策类四大类,分发交办、跟踪督导,同步建立“不满意清单”,对于群众不满意的问题紧盯不放,举一反三,积极开展入户走访,建立矛盾、困难、诉求排查发现机制,真正做到民声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万源市古东关街道东关路、裕丰街路段靠近两所小学校,学校上学、放学期间经常出现车辆拥堵现象。接到群众诉求后,万源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立即行动,在马路两旁加装长约700米的“生命护栏”,在上学、放学时段增加警力管控,有效保障师生、市民出行安全;万源市山水城小区楼下三盏路灯损坏,群众向“民声直达”平台反映情况后,第二天万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就将损坏路灯维修一新,照亮居民夜间出行路。
基层工作纷繁复杂,如何统筹安排各项工作?万源市将“千条线”编成“一张网”,通过“民声直达”平台将各项工作统筹起来、共同推进。通过科学设计,将相关重点工作纳入“一张菜单”,系统推进,在入户走访过程中实现进一次门办多件事,切实减轻人力负担、提升工作效率。
截至目前,万源市“民声直达”平台共收集群众诉求1376件,其中,咨询投诉类868件、民生保障类237件、基础设施类204件、建言献策类67件。目前已按期办结1161件,正在办结215件,诉求人满意率95%。
“我们的工作还要再深入、再细致、再精心,做到群众‘大事小情’真摸清、群众‘急难愁盼’真解决、党的‘关怀温暖’送上门,用好用活各类‘民声直达’平台,努力打造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样板。”万源市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