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深耕善创建 禁毒工作谱新篇
——武胜县采取“三精三全”举措争创“四川省禁毒工作示范县”
-
□曾祖辉 郭章平
去年以来,在省、市禁毒委的指导帮助下,广安市武胜县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高站位、大格局、新担当、新作为”理念,着力巩固转化首次捧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最高奖项“长安杯”的成效,顺势而为,乘势而进,采取“三精三全”举措,力推“四川省禁毒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高起点、高标准、快节奏纵深挺进,赋能增效再创“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蝉联“长安杯”佳绩,着力擦亮“千里嘉陵、最安武胜”名片。在2022年广安市禁毒工作综合绩效考评中,武胜县持续位居全市前列;创新经验得到《人民公安报》等平台宣传推广,民警熊中华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
高站位精准推进 举全县之力
武胜县坚持把“四川省禁毒工作示范县”示范创建作为党政主抓的德政工程,作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作为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民生工程,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破解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瓶颈,跑出创建工作“加速度”。
组织领导强。以县“两办”(县委办公室和县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文件,调整充实以县长为主任、政法委书记为第一副主任,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为常务副主任,县“两办”、县委宣传部、县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为副主任,县级其他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组织机构;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四川省禁毒工作示范县”办公室(以下简称“创建办”),从公安、教体、卫健等部门抽调精干专职力量集中办公,确保创建办实体化运行。
部署推进快。聚焦重点关键,科学谋篇布局,先后多次组织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审议创建工作报告,研究破解人、财、物保障难题;召开全县会议2次、推进会9次,进一步优化方案,细化举措,压茬推进。印发《武胜县2023年禁毒工作暨争创“四川省禁毒工作示范县”任务分解表的通知》等机制性文件5项,健全创建工作推进落实机制,进一步明确创建目标、任务、职责和要求,签订责任状、制定时间表、绘制施工图,实施项目化管理、账单式推进,确保创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
基础保障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开源节流,多方筹资保障,建成“禁毒教育基地”“禁毒教育园地”等大型固定宣传阵地11处、宣传专栏38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中心(站)23个;采取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聘用禁毒专职社工40名,全面保障重点乡镇2名、一般乡镇1名工作人员专司禁毒工作,全覆盖做到“协调机构有人员、专业服务有场所、宣传教育有阵地”。
督考奖惩硬。以平安建设为牵引,融入市域社会治理,将创建工作纳入对各部门、各乡镇综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印发《武胜县2023年禁毒工作评价细则》《开展2023年禁毒工作暨争创“四川省禁毒工作示范县”专项督查的通知》等文件,建立健全周调度、月考核、季述职机制,实行动态监测预警、定期考核评估,用好提示函、警示单、约谈会,切实将压力传导到“神经末梢”。工作开展以来,专项督查16次,通报批评乡镇5个、成员单位6个,约谈分管领导2名。
大格局精心培育 造全民之势
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聚焦全民防毒禁毒,切实把禁毒宣传教育作为源头防范重要“法宝”,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强化融合,依托“六进”(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载体,传承非遗文化,赓续红色血脉,深挖地方特色,全方位培育、壮大禁毒细胞,走出一条独具武胜特色的禁毒示范创建之路。
融入非遗文化。麻哥面、竹丝画、剪纸艺术、麻辣牛肉……这些具有成百上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美食与传统手工艺,彰显着武胜地方文化特色,也是80余万武胜儿女世代相传的文化瑰宝。在禁毒创先争优路上,武胜县将这些地方特色文化融入中小学生禁毒教材之中,开设专门课程和课时,组织课堂观摩、实践操作、技能大赛等,将禁毒知识与学校德育教育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大大提升了毒品预防教育质效。今年6月,在四川嘉陵江龙舟旅游文化节暨武胜县第二十七届端午龙舟赛活动中,武胜县禁毒办紧扣“争创禁毒工作示范县、争做华夏文化传承人”主题,将禁毒宣传融入相关活动中,采取现场直播、有奖问答、发放爱心礼包等方式,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禁毒暨示范创建工作,现场发放纪念品4万余件、宣传资料8万余份,覆盖人群10万余人次,社会反响较好。今年12月12日,在四川省第六届大学生社团禁毒文化节暨2023年川渝高校禁毒文化交流活动现场,武胜县剪纸艺术传人现场教学,与来自川渝两地136所高校、1000余名师生交流互动,现场气氛热烈。
融入红色基因。紧扣“传承红色基因,争做禁毒先锋”主题,融入“护苗”行动,继承发扬禁毒英模杨和平不畏艰险、鞠躬尽瘁的奋斗精神,积极搭建“熊中华禁毒宣传工作站”“广安武胜红军小学禁毒教育园地”活动平台,将“禁毒第一课”作为中小学生每期劳动实践必修课,由“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熊中华授课,通过讲禁毒故事、观摩毒品仿真模型等方式,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地向学生宣禁毒法规、讲毒品危害、说防毒技巧,着力提升学生法治意识,构筑坚不可摧的防毒拒毒防线。共举办禁毒讲座30余期、巡展40余次,受教育师生4万余人次。
融入主题元素。紧扣禁毒示范创建目标、任务与要求,围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绿色无毒、健康人生”等主题元素,以巩固深化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为重点,紧抓“6·26”国际禁毒日等时间节点,统筹开展“六进”和“五个一”活动,着力提升禁毒宣传覆盖面和群众参与率,扩大示范创建影响度与知晓率。今年6月1日,武胜县成功举办广安市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暨百企千店万屏禁毒宣传分会场启动仪式,参加活动的干部群众、学生代表1000余名。主动深化拓展川渝共建大局,构建禁毒多边治理体系,形成基层社会毒品治理联动格局。今年6月19日,武胜县禁毒办与重庆市合川区禁毒办整体联动,组织万隆、清平、宝箴塞、燕窝等川渝边际毗邻乡镇干部群众1000余名,将禁毒宣传融入快板、小品、舞蹈等文化艺术形式,在展现川渝地方风俗文化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川渝两地禁毒工作交流与合作。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主题宣传50余场,发放资料30余万份,发送短信100万余条,覆盖人群近200万人次,群众知晓率大幅提升。
新作为精细耕耘 施全科之策
坚持专业缉毒禁毒,武胜县公安机关始终把忠诚写在禁毒战场,立足主责主业,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集中优势警力,先后统筹开展“磐石”“新篇”“清源断流”“决战100天”等专项斗争,施全科之策,始终保持严打、严控、严查、严管高压震慑态势,确保到底到边、见行见效。
严打涉毒犯罪。坚持问题导向,内挖潜力,外辟案源,多警种协作,跨区域联动,情侦融合,上下协同,左右贯通,严打涉毒违法犯罪,全力端窝点、斩链条、摧网络、断源头。今年7月,在重庆市合川区警方的协作配合下,成功侦破省公安厅挂牌督办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
严控制毒物品。严格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运输审批流程,规范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使用管理,公安、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整体联动,定期对22家企业、5家医院展开“拉网式”大检查,查处违规企业1家。组织公安民警、村社干部等1000余名禁毒力量,开展“禁种铲毒”实地踏查20余次,并利用无人机巡查等手段,防止毒品原植物种植。
严查涉毒场所。举办培训会12次,提高场所从业人员毒品辨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强化阵地控制,定期对娱乐场所和物流寄递业网点进行监督检查,督促落实“三个100%”和实名登记等工作机制。强力开展“毒驾”治理,定期对全县1200余名校车、出租车、公交车、长途客运车驾驶员实施“尿发同检”,及时发现、堵塞安全漏洞,消除安全隐患。
严管涉毒人员。深入开展吸毒人员大排查、大管控、大收戒,对登记在册吸毒人员分乡镇、按网格落实排查管控责任,认真核查人员信息,准确掌握工作、生活现状,并按照“一人一档一策”要求,建立健全基础台账,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拓展运用“智治+自治”社戒社康人员管理创新经验,实现管控智能化、精准化、便捷化。充分整合人社、民政等部门资源优势,深入开展“平安关爱”行动,举办就业培训4期,提供就业咨询1000余人次、就业岗位200余个,助力社戒人员回归社会。
争创是手段,无毒是目标。下一步,武胜县下足争创深耕之功,追求善治无毒之效,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以争创“四川省禁毒工作示范县”赋能增效蝉联“长安杯”,为建好新时代“红武胜”、谱写武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