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中心医院“组团式”帮扶助力剑阁县打造就医新格局
-
□黄俊琪 罗顺于
为进一步推动剑阁县人民医院急诊急救能力建设,提高剑阁县急危重症综合救治水平和能力,绵阳市中心医院“组团式”帮扶团队自2022年5月入驻剑阁县人民医院以来,全力围绕急诊急救“五大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开展工作,助力剑阁县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县域内百姓健康提供强力保证。
一是聚目标,强短板。帮扶团队通过现场走访、问卷调查、查看资料等形式,全面深入了解剑阁县人民医院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现状及发展瓶颈。
帮扶团队通过对标中心建成条件,明确工作目标,即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按照中心建设标准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其余中心严格按照标准建成。
二是抓重点,落任务。帮扶团队在明确工作目标后,以“专科对专科”“中心对中心”成立“专科联盟”“中心联盟”,积极与后方医院明确对接负责人,从管理、技术等方面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工作,助力急诊急救“五大中心”按时保质完成。
针对卒中、胸痛、创伤中心的建设情况,通过梳理组织架构,调整建设实施方案;梳理救治流程及环节,编印公众宣传手册及“医生口袋书”。通过制定工作制度,明确各科室人员职责;建立奖惩考核制度,激发团队工作积极性。
三是强协作,优整合。帮扶团队积极对接争取各方资源支持与合作。今年7月,中国卒中学会副秘书长何士大教授在剑阁县人民医院开展“缺血性脑血管病管理”专题活动,指导介入中心建设和取栓等新工作推广。与广元市紧急救援中心开展紧密合作,签署胸痛患者救治合作协议,举办学术会议交流学习。邀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专家进行线上、线下培训及现场指导胸痛、创伤中心建设工作。
积极向下联动。先后走入鹤龄镇、白龙镇等11个乡镇中心卫生院开展胸痛、卒中、创伤相关理论知识培训,累计培训人员586人次。
四是强培训,重宣传。针对不同中心建设进展,先后开展了剑阁县人民医院急诊急救卒中中心建设院内培训会、剑阁县人民医院急诊急救创伤中心建设院内培训会等,累计培训20余次,参培人员涵盖医、护、技、后勤等不同科室,使全院医务人员对急诊急救“五大中心”的建设有了更深的认识。
通过“科普活动月”送科技、送文化、送医卫保障及义诊活动,对普安镇等地居民开展健康义诊活动。积极联系剑阁县广播电视台、胸痛中心总部等对建设工作进行宣传。
五是深耕植,结硕果。经过帮扶团队及剑阁县人民医院的共同努力,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已在省内5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中率先建成“五大中心”。
卒中中心。在多层面、全方位的精准帮扶下,2023年1月,中国卒中学会授予剑阁县人民医院为第四批“卒中中心”联盟单位。根据中国卒中学会对卒中中心的建设要求,目前已完成125份卒中数据上报,其中溶栓数据52份。
胸痛中心。通过“组团式”帮扶模式,构建胸痛中心“全县模式”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即在三级医疗机构建立胸痛中心,二级医疗机构及基层医疗机构建立胸痛救治单元,着力推广胸痛救治“一张网”平台建设,形成全域覆盖、全民参与、全程管理的高效现代区域医疗救治网络。今年4月,剑阁县人民医院荣获“全国心电一张网·心电诊断中心建设单位”。今年6月,绵阳市中心医院“组团式”帮扶团队队长杨衡受邀在中国医院医联体大会上分享相关经验。今年11月,剑阁县人民医院在2023心血管健康大会上被正式授牌“国家胸痛中心”,同时荣获“全国心电一张网·心电诊断中心优秀建设单位”。此外,剑阁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全县模式”建设案例获第七季中国医院管理奖医改与公卫主题区域优秀奖、第四届公立医院绩效大会卓越实践案例。
创伤中心。建立“紫云急诊室”网上平台,数据上报位居全国前列。实现以急诊科、外科为主体的MDT联合救治体系,同时与广元市紧急救援中心举办相关培训,提升院前急救的有效性和多发伤、复合伤的综合处理能力。剑阁县人民医院在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四川省创伤救治联盟成立大会上被授予四川省创伤救治联盟委员单位。
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已实现危重患者全程管理、有效救治、快速会诊和迅速转运。一方面顺利完成广元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专家组现场评估,另一方面履行地方区域职责,定期走访乡镇卫生院,专项督导孕期保健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