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人民将铭记基辛格博士对中美关系投入的真挚感情和作出的重要贡献

    他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

  •     

      新华社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 邵艺博)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3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人民将铭记基辛格博士对中美关系投入的真挚感情和作出的重要贡献。
      当地时间11月29日,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逝世,享年100岁。汪文斌表示,基辛格博士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是中美关系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他长期关心和支持中美关系发展,先后百余次访华,为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作出历史性贡献。中国人民将铭记基辛格博士对中美关系投入的真挚感情和作出的重要贡献。”
      汪文斌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就基辛格博士逝世向美国总统拜登致唁电,对基辛格博士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向其家人表示慰问。李强总理向基辛格博士家人致唁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向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致唁电。
      汪文斌表示,基辛格博士生前高度重视中美关系,认为中美关系对中美两国和世界的和平繁荣至关重要。中美双方要继承和发扬基辛格博士的战略眼光、政治勇气和外交智慧,按照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新闻链接
    基辛格曾在杜甫草堂深情留言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吴德玉
      基辛格曾100多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其中,跟成都杜甫草堂也有过一次“亲密接触”。
      “太遗憾了!”得知基辛格去世的消息,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原馆长周维扬叹息着说,“他当年来参观的场景,我还历历在目。”
      “那是1998年夏天,我接到通知,基辛格先生主动提出要来杜甫草堂参观。”周维扬回忆,“我全程陪同了这次参观。”
      “他边走边认真仔细看,不管是碑刻还是建筑,对草堂几乎每处都表现出极大兴趣!”周维扬说,参观中,自己能感受到基辛格对草堂、杜甫、杜诗的兴趣和热爱是真诚的,“先前计划的参观时间只有15分钟,最后参观超过45分钟。”
      周维扬回忆,经过草堂大雅堂时,基辛格发现了一本游客留言簿,就跟随行人员说自己也要在上面留言。其后,他拿起笔用英文写下“拥有如此伟大过去的国家,必将拥有辉煌的未来”。

    人物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29日在其位于康涅狄格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0岁。基辛格为推动美中关系发展、增进美中两国人民友谊作出历史性贡献。
      基辛格1923年出生于德国南部。1938年,他和家人离开纳粹德国到美国定居,1943年加入美国国籍。基辛格曾在美军服役,在哈佛大学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
      1969年,尼克松总统任命基辛格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1973年至1977年,他先后在尼克松和福特总统任内担任国务卿。基辛格咨询公司29日发表声明说,基辛格在推动美中关系正常化、结束第四次中东战争的谈判以及帮助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等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并致力于美国与苏联的战略武器限制谈判进程。
      1971年,时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基辛格作为总统特使秘密访问中国,与中方携手促成了1972年尼克松总统对中国进行“破冰之旅”,实现了震撼世界的“跨越太平洋的握手”,为启动美中关系正常化进程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中关系大门打开的推动者,基辛格一生中访问中国一百多次。今年7月,他最后一次踏上中国土地。在美中关系“破冰”之后的50多年里,他推动历届美国政府奉行积极对华政策,致力于美中关系发展成为基辛格外交生涯中最华丽的篇章之一。
      今年10月24日,基辛格在接受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颁奖时致辞说,“我一生中一半时间都在为美中关系工作”,美中之间的和平与合作至关重要,符合两国和世界的利益。
      基辛格著有《核武器与对外政策》《白宫岁月》《动乱年代》《论中国》等关于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书籍。在其卸任公职后,他还经常接受美国两党总统和外国领导人的咨询。
      新华社记者 施春 杨士龙 刘亚南(新华社纽约11月29日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