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式”教育帮扶推动家校共育
-
“组团式”教育帮扶团队教师在家访中,与学生家长交谈。
□玲英(图片由甘孜州康南民族高级中学提供)
近年来,成都市温江区、双流区“组团式”教育帮扶团队(以下简称“教育帮扶团队”)在两地党委政府和帮扶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倾力帮扶甘孜州康南民族高级中学。在教育帮扶团队中,成都市温江区的杨洪林、李玉毛、赵勇、张友帆及双流区的王宗伟、杨嘉宏、何涛、曾玲英8名教师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极大热忱,带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助力甘孜州康南民族高级中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家校共育就是其中的有效做法之一。
开展家访活动 凝聚教育合力
加强家庭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甘孜州康南民族高级中学对家访活动十分重视,为进一步了解学校学生的情况,教育帮扶团队走进学生家庭展开家访活动。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由挂职任副校长的王宗伟牵头,团队制定并完善了家访方案。一是定期开展家访,每周家访两户以上;二是确定对象,尤其重视对来自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等学生的家访;三是家访形式多样,集体走访、个人走访相结合;四是提前制定好家访主题,切实把家访工作落到实处,共同探讨科学育人方法,共促学生健康成长;五是在家访中送温暖送爱心,对困难家庭学生给予适当资助。
制定了家访方案,关键在于落实到行动中。明确目标后,老师们积极展开行动,翻山越岭,走村串户,利用周末及其他课余时间进行家访,与家长就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目标及家庭情况进行沟通,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融为一体的教育合力。
家校合作共育 建立深厚感情
在家访中,涌现出许多感人的故事——
棠湖中学教师王宗伟挂职任甘孜州康南民族高级中学副校长,在完成学校行政管理、教学等工作的同时,积极发挥作用,牵头展开家访活动。他特别关爱家庭困难的学生,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扶困难家庭,时常留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注重与学生交流,用心为其答疑解惑。统筹做好教育帮扶团队教师家访工作,得到了家长、学生和学校老师的认可。
温江中学教师李玉毛,现已退休,但依然投入教育帮扶工作,积极参与家访。了解到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后,他常常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辅导英语,并为困难学生购买生活必需品,与学生、家长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双流中学教师曾玲英,担任甘孜州康南民族高级中学高一二班班主任,她用爱呵护学生健康成长,对班上的学生一一进行了家访。在了解到班上一名学生父母都已去世,家庭困难的情况后,她每月对其进行资助,鼓励学生认真学习,争取考上大学,实现梦想;一名学生从小父亲去世,家庭困难,曾玲英老师多次到学生家中走访,关注学生身心健康,鼓励其积极上进;一名学生突发疾病,她及时将其送到医院就诊。
棠湖中学教师杨嘉宏与同事在家访时,不仅与家长交流学生情况、教育方法、做好学习规划,还收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建议,宣讲党的惠民政策。双流中学教师何涛走访学生最多,他对任课班级上家住县城周边的学生全部进行了家访,并两次送教下乡。温江中学赵勇、张友帆两位老师常驱车到学生家中走访,主动接送交通不便的学生上学。
家访活动有力推动了教育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家访期间,教育帮扶团队的帮扶教师一共走访了学生家庭86户,资助学生21人次,捐款捐物共计10000余元,给予困难家庭以关爱。教育帮扶团队还收集了家长的意见建议,梳理后反馈到学校。通过不断努力,教育帮扶团队与学生家长建立了有效的家校互通机制,丰富了家校合作共育的形式,帮扶教师与当地群众情感相依、守望相助、亲如一家,书写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