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进在新时代的四川老年大学


  • 四川老年大学代表队在第九届全国老年大学文艺汇演比赛中喜获一金二银。

      四川老年大学代表队在第九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中喜获10枚金牌。

        

    □陈国堂 杨家隆(图片由四川老年大学提供)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老有所养”成为突出的时代课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老龄工作,精心谋划、统筹推进老龄事业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老年大学在我国多地兴起。四川作为全国老龄人口占比较高的省份之一,率先启动了四川老年大学的建设。办好老年大学,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事关老年朋友的幸福生活。

    以“干”的情怀 办好四川老年大学
      1985年,四川老年大学正式成立,同年开始行课。成立之初,学校设置了办公室、教务处、校务处3个部门,有20名工作人员。当年,来自省市直机关、群众团体和企事业等单位的1016名老同志参加了首期老年大学培训。
      过去,四川老年大学没有固定的办学场地,主要租用其他单位的房舍办学。党的十八大以来,老年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各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举措相继出台,四川老年大学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四川省民政厅加大福彩公益金投入,保障四川老年大学教学场地,强化阵地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老年教育办学条件。四川老年大学的工作者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围绕办人民满意的老年大学,以“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坚持“政治立校、依规建校、文化兴校、安全治校”的治校理念,弘扬“爱校敬老、尊师重教、德艺双修、友善和谐”的良好校风,探索教学现代化、课程创新化、服务个性化,实现了管理科学、教学规范、社会认可、学员满意“四项目标”,发展成为一所多学科、多学制、多层次的综合老年大学。党的二十大以来,四川老年大学进一步焕发出青春的活力,成为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文化养老品质、引导新时代老年人树立积极养老观的重要阵地,成为老年人的快乐之家、健康生活之家、继续学习之家、发挥余热之家。
      学校各项工作获得民政主管部门和社会的认可,先后获得“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示范老年大学”“全国先进老年大学”“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等多项殊荣。

    以“实”的担当 党建引领开新局
      点燃立德树人的“红色引擎”。党建引领,四川老年大学积极开展党史、积极老龄观学习,以“党建+课程、党建+教学、党建+实践”三融合为途径,一是将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建内容融入新编教学大纲课程体系“思政类”公共课程;二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教师灵活运用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方法,将思政教育内容适时融入专业课教学中;三是把党建工作融入师生艺术创作和社会实践活动中。2021年,四川老年大学组织全校师生录制了歌曲微视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发动师生员工共5000人次参与“对党说句心里话”寄语活动;组织开展了“礼赞百年、赤诚党心”教学成果展演活动,学校八大系、260余个班级,共8000余人次参与。2022年,举行四川省首届芳华艺术节暨四川老年大学第五届校园文化艺术节。2023年,开展“多彩银龄 幸福生活”文化进社区活动,将红色文化融入教学活动中,将红色文艺作品送进社区。在学校开展“佩党徽、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活动,组建2000余名党员志愿者,在校园管理、疫情防控、助力基层文化养老等各个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以“活”的做法 教学工作展新貌
      为了满足不同学员的需要,四川老年大学实行多元施教,创新教学管理。
      坚持分层施教,开设初、中、高级和研修等不同层次课程。创新办学模式,发挥教管一体优势,推行以器乐系各专业为主体的多元施教模式,收到了良好效果。
      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教学融合新模式。开发使用“蜀学在线”老年大学网上平台,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了适老化功能设计,将直播、录播、点播功能集于一身,融合了精品课程、公益讲座、教学成果展示等老年教育资源,经过调试完善,逐步扩大老年教育的覆盖面,充分发挥老年大学的社会功能。
      “三个课堂”协调发展,教学成果丰硕。学校坚持开门办学,实行“三个课堂”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教学体系。抓好课堂教学,优化第一课堂。丰富第二课堂,在节假日,组织优秀书画作品和文艺节目进社区、到基层,将教学成果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开展校外活动,拓展第三课堂。积极参与市(区)“文化惠民工程”“社区文化”活动,展示办学成果,参与社会各类竞赛活动,学校年均开展此类活动20余次。今年,学校学员获得2023“金杯奖”全国中老年手风琴艺术节一等奖、2023“新丝韵”第七届全国葫芦丝巴乌艺术节金奖、第九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金牌、第九届全国老年大学文艺汇演舞蹈金牡丹奖。

    以“高”的标准 重点工作出新绩
      作为四川省老年教育的领头羊和排头兵,四川老年大学肩负着推动四川老年教育发展的责任。学校创新理念与时俱进,科学定位发展目标,确定了“内抓提档升级,外起引领示范”的办学思路。
      联动推动全省老年教育健康发展。学校与四川省老年大学协会一起,在推动我省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和拓展老年教育发展路径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四川省老年大学协会设在四川老年大学,内设秘书处、教学委员会、文体宣传委员会、志愿服务委员会、游学委员会5个机构。每年编印内部刊物《四川老年教育》《四川老年志愿》杂志各4期,举办校长、教学管理人员培训班,开展全省性老年文化艺术活动。扎实开展全省老年教育发展、老龄群体再就业、老年游学工作专项调研,形成《关于统筹推进全省老年教育工作的调研报告》《四川省老年群体再就业现状调研报告》《关于统筹推进老年游学的调研报告》,起草了《四川省老年教育提升示范行动实施方案》《关于推进老年游学工作实施意见》《关于规范老年游学管理服务的通知》。
      打响四川老年志愿服务“蜀善仁”品牌。自2019年9月四川省老年志愿服务总队组建以来,先后发布《四川省老年志愿服务手册》,编制了《四川省老年志愿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统一全省老年志愿服务的标识及其使用规范,建成四川省老年志愿者服务平台,举办多期全省老年志愿服务业务培训会和工作推进会,成立四川省老年志愿服务理论研究中心,拍摄老年志愿者宣传片《别样的光与热》,常态化开展学雷锋、关爱儿童、爱老敬老志愿服务月等活动。4800余支队伍、70万老年志愿者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老年志愿服务之路,进社区、进乡村、进机构,在参与社会文明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科教文卫、社会救助、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各类工作中, 推动全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此外,积极协助做好省级老年文化品牌活动。据了解,四川老年大学连续4年承办全省老年合唱大赛、摄影大赛、舞蹈大赛3项比赛和“最美老人”、孝亲敬老楷模、优秀养老护理员、优秀养老机构(组织)4项评选等工作,积极打造全省养老服务工作的文化品牌。今年,在全省范围内协助开展以“蜀适养老 安逸生活”为主题的四川省首届老年文化艺术节活动,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的文化养老需求,展现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精神风貌。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四川老年大学将继续创新办学理念,坚持老年大学办学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积极的老年教育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坚持政治建校,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改革意识、服务意识,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满足广大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凝心聚力,积极作为,不断书写新时代四川老年教育事业的新篇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