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每天有场“板房晨会”

  •     

    □郭荞璐 魏杰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荣昌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同志来没?”“交通运输局的同志呢?”11月9日早上7时许,天刚蒙蒙亮,四川古蔺经济开发区办公板房二楼的会议室里,项目服务专班的同志们陆续就位,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安美杰主持会议。
      “我先汇报一下昨天发现的新问题。”综合督导专班工作成员许磊率先发言,分别提了天然气安全、交通安全以及供热保障等问题。
      “草濂路抢得出来不?”
      “压力大。”安美杰突然提问,交通建设专班副组长杜鑫面露难色:“目前草濂路的路基已经成型,但边坡修复还面临很大挑战。”据杜鑫介绍,草濂路是园区内的一条道路,在“7·27”暴雨中边坡垮塌,不仅道路遭到损毁,位于边坡附近的供热管道也面临极大安全隐患。
      今年重阳节,伴随着郎酒天富项目正式下沙投粮,茅溪酱酒园区供热压力增大,让原来的供热管道改线迫在眉睫。
      “要尽快把水池旁边的山包挖了,这样新的管线可以横穿草濂路,赶在11月13日之前做地埋。”杜鑫提出一个新的工作方案,得到了川南公司供热一期负责人蔡正华的认同:“我们安装、检测管线最快需要12天时间,天富项目第一轮下沙在11月12日结束,到第二轮下沙中间要停15天,我们的施工刚好衔接上。”蔡正华表示,当务之急是催促供应商,让定制的管道材料尽早送到。
      蔡正华话音刚落,杜鑫就提出了另一个当务之急:“现在草濂路正是抢工期的时候,算起来还有接近20万方土,可否请自规专班帮忙协调处置?”
      新问题抛出,晨会上又开始了新一轮讨论。
      这样一场晨会,已成为每天唤醒经开区的固定“闹铃”。“晨会每天早上7点40分准时召开,所有专班成员都到场参加。”四川古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詹鑫回忆,去年冬天,经开区的部分同志带着相关资料,将办公场地从县城搬到了茅溪。两栋集装箱式板房,一栋办公、一栋住宿,来自古蔺全县各个单位、各个职能部门的干部就这样在茅溪驻扎了一年,这样的晨会也开了一年。
      “每天的晨会主要是会商前一天工作的主要开展情况、存在问题以及需要协调的事项,也是督促大家尽早起床,尽早参与新一天的园区建设。”詹鑫介绍,从项目招商引资到前期土地要素保障,再到后期水、电、气、路、污、热各个方面的要素保障以及项目建成投产的行政审批环节,经开区都有不同的专班在全程跟进,一线办公,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第一时间把问题处理好。
      在半小时左右里,行政审批专班、自规专班、交通建设专班等专班成员各抒己见,提问题、想办法、出点子。
      晨会接近尾声,陆续有专班同志接到了来自其他协调部门或企业联系人的电话。晨会结束后的早餐食堂也非常热闹,专班同志们差不多都是一边接电话,一边吃早餐,有的甚至一个电话都没讲完便匆匆上车,赶往现场。
      早上8时30分左右,清晨的阳光照在经开区办公板房的玻璃幕墙上,熠熠生辉,新一天的建设又开始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