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江县应急管理局:推进应急末端治理 提升城市安全韧性


  •   今年6月,在蒲江县安全生产月集中咨询日活动中,消防员向当地群众讲解急救器材使用常识。

        

    □腾跃 李文明 谭凯元 (图片由蒲江县应急管理局提供)
      推进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让城市更加安全,是关系市民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命题。《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全面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和抵御冲击能力。
      瞄准城市安全韧性,蒲江县近年来扎实推进应急管理末端治理,做细应急管理“神经末梢”,提升基层应急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蒲江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宜创宜游的“生态福地、大美小城”。

    聚焦“消防末端”:筑牢消防安全防线
      提升城乡火灾防控能力,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环节。
      蒲江县寿安街道城南城北片区内居民房屋多为砖木结构,加之消防水源较为欠缺,火灾隐患较大。“我们建立工作机制,利用农业灌溉设备补充消防水源,在片区内设置3处集中取水点,在扑救火灾时发挥了重要作用。”蒲江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针对基层消防救援力量薄弱的情况,蒲江县持续推进微型消防站建设。今年,该县选择10个村(社区)作为基层微型消防站提升点位,配备消防器材1530件。目前,该县已有63个村(社区)建立了微型消防站。
      在蒲江,智能烟感报警器成为独居老人等特殊人群家中的标配。“烟雾到一定浓度时,智能烟感报警器会自动报警,系统后台会即时接收到报警信息。”上述负责人介绍,目前蒲江已累计为620户特殊人群家庭安装智能烟感报警器,有效遏制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今年以来,蒲江县应急管理局等部门组织镇(街道)应急队、村(社区)应急分队和县应急救援尖刀分队开展16场技能培训,不断推进基层应急队伍建设,提升应急响应处置能力。

    聚能“社区末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今年6月初,蒲江县举行防汛暨地质灾害综合应急演练,采取“实战+桌面推演”的形式,设置群众夜间转移、孤岛救援、水库工程抢险、内涝处置、桌面推演等10个科目。
      提升基层应急能力,是构建韧性安全城市的基础。2021年以来,蒲江县以“演”筑防,以“练”备战,共开展防汛演练390余次,共计9500余人参加,有效提升了防汛减灾应急处置能力。同时,该县实施城区排水管网更新改造30公里,实施雨污分流及管网破损、错接等整治,确保排水系统畅通,有效减少积水现象发生。
      同时,蒲江县着力推进城区消防车通道升级改造项目,对集中设置的消防专用通道加强维护,对全县商超、农贸市场、无物业管理的城镇住宅小区等场所开展消防通道提升整治,规范设置标识标线等,全县累计完成消防通道升级改造69条,确保生命通道畅通。
      应急避难场所,是防灾减灾“防抗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蒲江县共有各类应急避难场所122处,总面积超28万平方米。其中,二类应急避难场所8处,全县8个镇(街道)实现全覆盖。

    聚力“宣传末端”:营造安全生产氛围
      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蒲江县深入开展安全宣传“五进”(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带动”的原则,蒲江县今年新建米锅新村、文靖学校、全兴社区等安全宣传“五进”示范点。截至目前,该县8个镇(街道)已完成安全宣传“五进”示范点建设。
      通过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蒲江着力提升群众安全意识。蒲江县安全体验中心是该县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宣教的重要平台,设有应急救援、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等18个体验项目,通过“场景+情景”的方式将各类安全隐患进行实景模拟,让群众在体验项目的同时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自2021年投用以来,该体验中心累计接待市民体验超2万人次。
      蒲江县创新宣传形式,利用《安全儿歌》、坝坝电影等各种载体普及防火、防电、防事故等安全知识,以及地质灾害疏散逃生、紧急避险等常识;发挥快递物流行业机动灵活的优势,将一个个“快递包裹”变成流动的“宣传载体”,让“快递小哥”在派件的同时积极开展消防安全巡防、宣传普及消防安全常识。
      2021年以来,蒲江县共开展安全宣传进企业活动98场、进农村活动107场、进社区活动116场、进学校活动158场、进家庭活动112场,营造出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有效提升了全民安全意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