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泸县太伏镇对矛盾纠纷实行四色风险分级分类处理

    店主的烦心事是如何在一周内解决的?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伍力
      “您先请坐,有事慢慢说。”近日,新时代“枫桥经验”四川实践主题采访团来到泸州市泸县太伏镇综治中心。在这里,专职调解员魏定英正在和当事人沟通,仔细了解一起修路引起的邻里纠纷。
      日前,中央政法委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104个“枫桥式工作法”单位,泸县太伏镇是我省4个入选单位之一。近年来,泸县太伏镇依托综治中心建设“一站式”解纷平台,丰富线上线下解纷服务,有效破解基层矛盾纠纷主动发现不力、解纷资源分散、数据汇聚单一等难点堵点问题,矛盾纠纷排查和分析研判持续深入,化解矛盾、防范风险整体质效实现有效提升。

    分级分类联动调解
      矛盾纠纷如何“一站式”化解?“给网格员报告情况后,一周时间就解决了我的烦心事。”在太伏镇太平社区一家眼镜店内,店主王静向记者讲述自己的经历。
      某公司在天然气管道施工过程中,不慎将自来水管挖破,自来水涌入王静经营的眼镜店内,致使部分仪器与展柜受损,双方因赔偿事宜产生矛盾。
      网格员刘校明了解情况后,及时将情况上报。太伏镇综治中心受理案件后,将其判定为“黄色风险”等级,依托“一站式”解决矛盾纠纷工作机制启动联动调解:召集镇社治办、村建中心、司法所、派出所、社区干部等进行研判,商定调解措施。“在多部门联动联调下,纠纷双方达成共识,签订人民调解协议书,并与泸县人民法院法官远程视频连线进行司法确认。”太伏镇党委委员、政法委员张永富介绍,事发一周后工作人员开展回访,得知施工方已按协议赔付到位。
      记者了解到,太伏镇对矛盾纠纷实行“蓝、黄、橙、红”四色风险分级分类处理,让网格员将群众的矛盾纠纷及时上报、转办,以便相关部门及时掌握纠纷线索,快速响应群众需求。“很多矛盾不是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泸州市委政法委专职委员罗列介绍,通过整合法院、检察院、公安等部门阵地资源和服务职能的社会治理中心,能够形成严密的工作闭环和责任闭环。“在‘一站式解纷’功能的基础上,利用网格员扎根基层、贴近群众、了解民情的优势,及时掌握纠纷线索,快速响应群众需求,使矛盾纠纷发现在萌芽、解决在初发、稳控在网格。”
      通过发动社会力量促化解,太伏镇还吸收“两代表一委员”、产业能人、“五老乡贤”等参与调解,线上联通县域内婚姻、医疗等9个行业调解资源以及资深律师团队共同参与解纷,实现法律服务优化配置。

    线上线下拓宽调解阵地
      近日,太伏镇神仙桥化工园区村园共建矛盾调解工作室内,调解员郑国才回访了村民老田。因征地补偿未达到预期,老田与园区管理方多次协商无果。经过村园共建矛盾调解工作室等多方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协议。
      太伏镇是泸州市农业大镇、四大劳务输出基地镇之一,辖区内流动人口多、矛盾纠纷多。“其中,太伏镇神仙桥化工园区内涉征地拆迁、土地承包等复杂性矛盾纠纷多,牵涉面广、调处难度大,涉及多个行业领域。”泸县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动矛盾纠纷化解“阵地前移”,当地充分发挥专聘退休老综治、老党员、乡贤等力量,组建矛盾纠纷摸排化解队伍,通过建设“村园共治”化解平台,解决矛盾纠纷协调难、发现难、调解难的问题。
      在太伏镇工作了35年的郑国才介绍,“做调解工作要不偏袒、不盲从,坚持说理说法说情。”为处理好老田的这起纠纷,村园共建矛盾调解工作室与镇、县两级多个部门联动,确保调解过程合理合法。“最后镇‘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根据我们上传的协议内容,远程在线司法确认,出具了民事裁定书。这才让老田吃下了‘定心丸’。”
      为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效率,太伏镇还上线矛盾纠纷“E网通平台”,方便当事人通过平台申请线上调解。“‘E网通平台’录入了辖区内每起矛盾纠纷的基本情况,从接到矛盾纠纷开始,调解的步骤、节点、办理人、每一次的调解过程等均被详细录入系统。”张永富说,该平台能够明确每个环节办理时限,并对矛盾纠纷动态管控、滚动追踪,进一步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