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新增耕地 1.68 万亩 三台秘诀何在

  •     

    □唐和建 郭超英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祖明远
      正值冬小麦播种的关键时期。近日,记者从三台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该县今年1月至8月恢复耕地2280亩,实现耕地净增加1321亩,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本年度一、二、三阶段的恢复任务。
      数据显示,三台县已连续4年实现耕地面积增加,新增耕地1.68万亩。这是如何做到的?记者在三台县田间探访了解。

    解决“谁来种”大力扶持新型职业农民
      11月3日,在三台县龙树镇梓江村,种植大户薛昌富正在安排人手进行油菜分苗。
      在龙树镇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薛昌富以创办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方式,流转无人耕种、农户无力耕种的土地开展适度规模经营。目前,他已经承包283亩土地。
      在三台县,像这样的“农场主”目前有4450人,承包土地约15.8万亩。
      在引导薛昌富等新型职业农民扩大规模的同时,三台县还将耕地保护措施推进到田间地头,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各类破坏耕地性质和改变耕地用途的违法行为。
      以龙树镇为例,通过“镇级田长监督、村级田长巡查”的工作方式,该镇统筹基层一线管护力量,制定了全域全覆盖的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体系。“我们每周至少保证两次田间动态巡查。”梓江村网格员蒲国平说。

    解决“喝饱水”实施提灌站建设三年行动
      三台县是农业大县,同时也是典型的丘陵地区,二台土以上的耕地占全县土地的63%,远离水源的耕地“靠天吃饭”现象较为普遍。要让耕地“喝饱水”,提灌站是关键。
      “自从鸡公岭提灌站修复后,堰塘里的水随时都是满的,生产用水老大难问题解决了。”三台县古井镇枣林村的村民为这座能为村里200多亩耕地“解渴”的提灌站点赞。
      “目前,古井镇已完成车步口、鸡公岭2个提灌站的改造提升,恢复新增灌面545亩。接下来还将新改建5个提灌站,恢复灌面1500余亩。”古井镇副镇长羊东林说,这都得益于三台县实施的提灌站建设三年行动。
      今年起,三台县在33个乡镇实施提灌站建设三年行动,预计投入资金4561万元,对340座提灌站进行更新改造,待改造后,将新增和恢复灌面10万亩以上。

    解决“种好地”搭建农机调度智慧化服务平台
      “现在机械化作业一个人一天能种50多亩,自己承包的近200亩地,大概三天时间就能全部完成播种。”三台县石安镇清江村种植大户景江说。
      只有“种好地”“愿种地”,耕地保护才能落到实处。为此,三台县创新“政府+企业”合作模式,搭建了农机调度智慧化服务平台,让种粮户在田间地头就可以通过手机一键下单,像叫外卖一样预约农机服务,解决了收割高峰时节农户找不到机手、机手找不到服务对象等问题。
      三台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周杨介绍,目前,三台县实现机械化收割达99%。
      据统计,今年秋收时节,三台县组织县内外1000多台联合收割机对全县39万多亩水稻进行机械化作业,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农民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