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要闻
破解课间“圈养”现象 需家校合力协作
-
□张超
日前,“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再次成为热议话题。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有媒体对学校“课间10分钟静悄悄”的现象进行过关注和报道。但多年过去,这仍是困扰学校和家长的一道难题。
“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的呼声一直不绝,为何改观不大?笔者梳理最近几年的报道发现,学校和家长最大的顾虑是学生的安全问题。安全的确是底线,但不能成为牺牲孩子休息时间的理由。
对于学校来说,既然课间10分钟的主体是学生,那么怎么安排应该交由学生自己来决定,学校不能采用一刀切方式为学生们作安排。对于家长来说,既要正确认识到课间活动的重要性,也需理解校园安全风险不可能百分百杜绝。课间10分钟,该捆住的不是学生的自由,而是该消除课间活动的风险隐患。如果怕出事,就一刀切地禁止课间活动,无疑是学校管理上的懒政。在兜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学校应提高课间活动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源头治理;家长也需转变思维,通过发挥家委会的作用,与校方合理区分出学校、家长、教师以及学生在校园安全等方面的边界问题,把课间10分钟更放心地还给学生。
破解课间“圈养”现象,需家校合力、共同协作,让校园里不仅有琅琅读书声,还有玩乐的欢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