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夯实“人防+智防”河湖管护机制,组织群众参与河湖管治

    河湖有了“健康守护人”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兰楠
      10月16日,攀枝花市东区弄弄坪街道向阳社区,居民李燕把两个孩子送到学校后就开始巡江。作为向阳社区的“微河段管家”,流经向阳社区的金沙江段归她“管”。
      近年来,攀枝花市多措并举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夯实“人防+智防”河湖管护机制,组织群众参与河湖管理与治理,全市大小河流湖泊都有了“健康守护人”。

    “管家”用心,全民护河有了新探索
      巡江结束,李燕拍了一个江水奔涌的视频,上传到短视频平台,“这种绿水青山的视频,总能收到不少网友的点赞和评论。”
      李燕的家紧邻金沙江,从屋里望向窗外,就能看到奔流而下的江水。这些年,她亲眼见证了金沙江江水日益变清的过程。为了守护这一江清水,攀枝花市东区将流经辖区的江岸线分为4段,每段安排2名“微河段管家”,打造“街道+社区+网格+微河段管家”四级管理网络,李燕志愿成为“管家”之一。
      “很多问题都需要到江岸上去巡逻发现。比如岸边有没有污水直排、有没有被倾倒废土废渣;江上有没有非法电鱼、网鱼,有没有非法采砂……”李燕说。
      攀枝花市西区同样在探索“全民护河”的新模式。
      “你们在河边玩一定要注意安全,走的时候把垃圾也带走。”每隔几天,一群身着红马甲、佩戴红袖标的志愿者就会出现在把关河攀枝花市西区段岸边。
      这一河段水缓、岸平,周边生态环境优美,深受钓鱼爱好者及户外活动爱好者的青睐。但此前,河岸边常会留下不少生活垃圾。
      为此,该区建立了退役军人义务巡河队、团委“河小青”志愿巡河队等,还与四川省能投攀枝花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建立金沙水电站库区联防联控机制,构建河湖管护新格局。

    防护用“智”,河湖管护用上新办法
      在“全民护河”之外,攀枝花还引入科技手段,探索智慧河湖管护新办法。
      近日,一位特殊的“巡河员”——无人机穿梭于攀枝花市仁和区各条河段上空,机载摄像头拍到的河道画面,实时传输到地面操控员杨涛手中的监控屏幕上。
      “大河流域仁和段发现一处彩钢棚违建,把关河上有村民侵占河道种植农作物。”杨涛将此次巡河发现的问题一一上报,区级河长再将问题以台账形式布置给各乡级河长和相关部门,限期整改销号。
      受地理环境影响,仁和区辖区内的部分河段人、车、船难以到达,存在巡查“死角”。为提升巡河效率,仁和区探索出了“人巡河+智慧巡河+无人机巡河”方式。
      “人工巡河1公里大概需要20分钟,现在通过无人机巡河只要3分钟。”杨涛介绍,航拍留存的影像资料,还能成为河流“档案”,便于今后对河流环境、水质变化等情况进行分析比对,进一步提升河湖管理保护水平。
      据介绍,目前攀枝花市已建立“空天地”一体化、“点线面”一张网的信息化监管平台,成功实现全市水库、主要大江大河断面监测预警信息化、可视化、及时化,不断织密河湖保护监督网,筑牢联防联控安全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