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关注
建设美丽四川,如何兼顾好发展和保护?
这场座谈会进行“头脑风暴”
-
本报讯(牛萍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晋朝)建设美丽四川,什么样的路径更加科学有效?峨眉山市的相关实践在全省有何借鉴推广意义?日前,来自全省21个市州的代表同业内专家学者齐聚乐山峨眉山市,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引领美丽四川建设”展开交流,并以峨眉山市的实践为案例进行剖析。
“四川地质环境复杂,各地自然禀赋各具特色。这意味着,美丽四川建设不能千篇一律。”在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后强看来,各地美丽四川建设各有特色,但也面临相似挑战。
李后强说,作为西部地区最早出台“美丽中国”建设地方实践规划纲要的省份,我省各地在实践中经常遭遇三个问题——
首先是发展与保护间边界问题。“如何在兼顾保护的同时实现发展,这需要从顶层设计上划定相应边界。”
其次是自然资源如何有效转化。“保护并不意味着放弃开发。如峨眉山丰富的玄武岩资源,如何在不破坏、可持续的基础上,发掘其文化价值、经济价值,这是值得当地思考的问题。不能从过度依赖资源变为彻底
放弃开发资源。”
还有“遗产”这笔经济账。“面对诸如峨眉山这样的文化自然‘双遗产’,要兼顾保护与地区发展,就需要更加完善的生态保护机制,更为优化的资源转化途径以及更加创新的发展举措。”
如何应对?与会人士展开“头脑风暴”。
峨眉山市首创“绿水青山典范城市”指标体系,用“硬杠杠”守护碧水蓝天、美丽家园,为发展与保护设置了边界。
阿坝州对标《美丽四川建设2023年度实施方案》,制定《美丽阿坝建设规划大纲》,对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人居环境等空间布局持续优化。
攀枝花市米易县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建设相结合,在城乡分别建设湿地公园、打造“美丽庭院”的同时,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将生态保护成果转化为文旅发展新动能。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杨伟民表示,高质量发展要做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同时兼顾经济发展客观要求。“在现行经济条件下,美丽四川建设要做到多目标平衡,兼顾发展与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