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专访
川企来孟发展 要接本土“地气”
-
【访谈嘉宾】
宋扬
中国驻孟加拉国大使馆经商参赞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眉灵 吴忧吴亚飞 何卓彦
孟加拉国是南亚地区首个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国家。在这里,有哪些发展机遇可以共享?中国驻孟加拉国大使馆经商参赞宋扬接受了记者专访。
多个“第一”的背后
记者:孟加拉国的很多“第一”由中国企业参与缔造: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污水处理厂、第一条水下隧道、第一条全封闭式高速公路……在您看来,这些“第一”说明了什么?
宋扬:我觉得,至少可以说明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中孟友好。因为只有中孟政治关系友好稳固,才会在基础设施、贸易投资等多个领域有诸多合作潜力可以挖掘,才有了创造这么多“第一”的前提条件和机会。
第二,中国优势。在孟的中资企业有670余家,他们在能源电力、桥梁隧道、水利工程等领域有着明显优势,很多项目只有我们中资企业才能做到。比如,由中企承建的帕德玛大桥,全长9.8公里,是孟加拉国历史上最长的桥梁,让该国的西南部和东北部从隔河相望到几分钟直连,被当地誉为“梦想之桥”。
第三,前景广阔。孟加拉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基础设施领域不断地完善、建设。我们中资企业在这里打下了这么好的基础,创造了这么多的“第一”,展示了我们的实力、能力,越来越多的当地基础设施项目、民生项目,也都愿意和中国合作,未来,这方面的合作前景一定是广阔的。
记者:我们的企业在孟加拉国可以分享哪些发展机遇?
宋扬:孟加拉国目前GDP总量、人均GDP均位居南亚第二,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它人口众多,有1.7亿人口,人口平均年龄不到27岁,人口红利还远远没有释放完,这是孟加拉国的优势所在。
现任政府对孟加拉国的发展有明确、长远的规划,提出建设“智慧孟加拉国”,提出了2041年愿景,到2041年把孟加拉国建设成一个发达国家。所以,未来这十几年,是当地发展的关键期,抓住这个关键期,深耕孟加拉国,企业一定会有很多收获。
今年,在孟加拉国有不少大项目、好项目竣工或开通,包括由四川企业投建的达卡绕城高速公路的先通段,可以说是共建“一带一路”第一个十年的丰收年。这种良好的合作发展态势一定会长期延续下去。
给四川企业的建议
记者:企业到孟加拉国发展,应注意什么?
宋扬:企业来之前先做足功课,要让自己的发展战略与孟加拉国未来十几年的发展战略相匹配,要接孟加拉国本土的这个“地气”,符合孟加拉国发展的需求。
其次,孟加拉国市场很大,发展潜力也大。我们倡导企业要合法合规经营,既要深入了解孟加拉国当地的法律法规,也要深入了解我们国家对于中资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导向,合法合规发展。
最后,我们在这边,不是只来做项目、来赚钱的,还要帮助孟加拉国发展,帮助它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还有一个建议,是想给到我们四川企业的。四川人民勤劳朴实,具有很好的开拓精神。得益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四川发展迅猛,很多四川企业做大做强“走出来”了。
而现在的孟加拉国和我们国家几十年前非常相似,也存在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去年,帕德玛大桥开通后,把西部地区和首都核心圈连接起来了,为西部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动力。我们来自四川的企业,可以多关注西部市场,这里潜力巨大。而且,大家来自西部,可以把受益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经验和做法,带到孟加拉国的西部来,帮助实现孟版的西部大开发,同时,也实现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