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闭幕

    历时近4个月 超140万人次观展

  •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成博)10月8日,历时近4个月的“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正式落下帷幕,展览累计吸引观众超140万人次。
      6月10日,作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要配套活动,由国家文物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在成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汇集珍品共220件,其中一级文物70件,珍贵文物占比90%以上,是成都博物馆建馆以来水平最高、珍贵文物占比最重的展览。
      展览以汉字为引,通过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刻符龟甲、殷墟甲骨、史墙盘、晋公盘、秦始皇二十六年铜诏版、辛弃疾《去国帖》、赵孟頫临《兰亭序》等珍贵文物,在充分梳理汉字发展源流的过程中,为观众展开中华文明的璀璨成就、发展与赓续的历史脉络。据统计,本次展览的观众中,青年群体占比达80%,境外、省外观众占比超60%。
      与展览相配套,成都博物馆先后邀请专家学者,围绕汉字演变、重要文物等举办学术讲座、沙龙7场,不断深化观众对汉字与中华文明关系的理解。相关讲座线下预约10分钟内即被一抢而空,线上观看总量近700万,持续在线下线上引发汉字热潮。围绕本次展览,成都博物馆推出周末儿童博物馆主题活动40余场,惠及千余组家庭2500余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