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天府旅游名牌“出圈”为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添新彩
-
雅安市宝兴县咎落村。
□旅宣(图片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第三批天府旅游名村
(30个)
成都市彭州市桂花镇蟠龙村:作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蟠龙村依托山、林、溪、竹等自然环境,培育主题度假住宿、特色餐饮体验、乡村文创、山林休憩等旅游度假产品。2022年接待游客10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600万元。
成都市邛崃市平乐镇花楸村:作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花楸村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依托古建筑群和整村林盘院落风貌格局,打造了茶、竹、精品民宿等多元化旅游产品。2022年接待游客5.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68万元。
成都市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作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五星村依托原乡体验区、天府国际慢城等,培育了餐饮、住宿、购物、农产品经营主体,形成了集会展、康养、旅游购物、观光休闲等为核心的农文旅融合发展高地。2022年接待游客285.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69亿元。
成都市蒲江县西来镇铁牛村:作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铁牛村依托渔果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开发了果林度假小屋、田园轻饮吧、丑美生活馆、铁牛妈妈的餐厅等特色文旅体验场景,研发了一米菜园、丑橘果酱等特色文创、农创产品。2022年接待游客10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00万元。
自贡市荣县双石镇蔡家堰村: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蔡家堰村依托红色文化和现代农业,打造了乡村休闲、农耕体验、乡村民宿、非遗文化体验等旅游产品。2022年接待游客20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2亿元。
攀枝花市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新山村:作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新山村依托新山梯田、新山民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人文资源,打造了云上梯田观光、傈僳文化体验、万亩杜鹃花海观光运动等旅游产品。2022年接待游客102.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亿元。
德阳市旌阳区东湖街道高槐村:作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高槐村培育了传统潮扇、植物印染等精品新业态,引入户外营地、乡村民宿、田野乐园等田园场景业态,打造以文化创意和农文旅度假体验为驱动的美好生活村庄。2022年接待游客8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
德阳市绵竹市九龙镇新龙集镇社区:作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新龙集镇社区通过景区带动,培育低空运动乐园、滑草场、乡村民宿、绿道营地等旅游业态,构建了“农、文、体、旅”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2022年接待游客10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4亿元。
绵阳市涪城区杨家镇柏林湾村:作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柏林湾村依托蚕桑产业,推动传统农耕文化、节庆活动与旅游融合发展,建成一湾荷塘生态园等乡村文旅体验场景。2022年接待游客9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00万元。
广元市朝天区曾家镇曾家社区:作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曾家社区依托曾家山景区和滑雪场等优质资源,打造了康养运动、精品民宿、夜间经济、特色美食等旅游业态。2022年接待游客108.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41亿元。
广元市剑阁县下寺镇双旗村:作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双旗村拥有大小剑山崖壁核心景观资源和非遗文化资源(双旗劳动号子)等特色资源,位于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两条千年古道交会处,开发了农事体验游、亲子娱乐游等旅游业态。2022年接待游客105.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2亿元。
遂宁市船山区河沙镇凤凰村:作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凤凰村打造了观音绣非遗传习所、凤棲书院等“打卡点”,开发了生态采摘、亲子娱乐等旅游产品。2022年接待游客108.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7亿元。
遂宁市射洪市广兴镇双江村:作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双江村以“两江画廊”为纽带,以文宗苑为依托,培育诗酒文化体验、非遗传承、休闲农旅等,打造了双江文化核心环、诗酒一坊、梓江旅游观光带。2022年接待游客6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46万元。
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正子村:作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正子村依托“长江田园”资源,开发了田园绿道骑游、乡村运动会、水上乐园、音乐水舞演出、夜景灯光秀等滨水休闲产品和夜游产品。2022年接待游客4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30万元。
内江市威远县向义镇四方村:作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四方村依托乡村田园资源,建成四方村文化陈列馆,开发了农业观光、亲子游乐、山地滑草等旅游业态。2022年接待游客10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4亿元。
乐山市峨边县黑竹沟镇古井村:作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古井村打造了彝族婚俗产业园、云上古井民宿等,常态化开展“彝恋·黑竹沟”沉浸式演出,开发观光度假、民俗文化等多种类型旅游产品。2022年接待游客32.9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82.7万元。
南充市仪陇县马鞍镇琳琅村:作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琳琅村依托客家文化遗存,打造了客家民俗文化博览园,开发了红色旅游、红色歌舞表演、农事体验、乡村民俗等特色产品。2022年接待游客3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60亿元。
宜宾市兴文县僰王山镇博望村:作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博望村依托僰王山景区和红色旅游资源、竹生态资源,打造形成景区旅游观光、康养度假、红色教育、科普研学和竹系列文创产品等特色旅游业态。2022年接待游客1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6亿元。
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社区:作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牌坊社区创新“旅游+红色”“旅游+民宿”“旅游+农家”“旅游+特产”模式,打造集教育、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红色旅游与农业旅游基地。2022年接待游客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80万元。
达州市万源市八台镇天池坝村:作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天池坝村拥有大面积的木竹林和高山峡谷、天坑溶洞、独秀峰、万刃悬崖、一线天等世界级地质景观,常态化开展车车灯、钱棍、山歌等民俗文化活动。2022年接待游客32.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7亿元。
达州市宣汉县蒲江街道洋烈社区:作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洋烈社区建有以竹枝词命名的竹枝词文化广场,打造出厚德牛等石雕牛浮图景点,开发有观鸟阁、水上飞艇等观光度假产品,是集商贸旅游、休闲度假、城乡互动于一体的“川东第一村”。2022年接待游客8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8亿元。
巴中市恩阳区下八庙镇万寿村:作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万寿村打造了十里稻田风光、骑游百里荷塘画廊、步游万寿湖光山色,开发了民俗文化旅游、休闲游憩旅游、农事体验旅游等业态旅游产品。2022年接待游客105.2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6亿元。
巴中市通江县空山镇中坝村:作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坝村开发了以森林康养、红色教育、低空旅游、避暑休闲度假、山地户外运动、农业观光体验为主的系列旅游产品,打造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空山天盆。2022年接待游客103.1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2亿元。
雅安市宝兴县硗碛藏族乡咎落村:作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咎落村打造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神木垒景区,开发了生态观光度假、民俗风情体验、红色研学等旅游业态。2022年接待游客100.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7亿元。
眉山市仁寿县曹家镇梨树社区:作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梨树社区打造了梨园赏花观光、农事体验活动、民俗文化体验、乡村民宿度假等业态产品,举办梨花节、采摘节、丰收节等节庆活动。2022年接待游客104.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1亿元。
资阳市安岳县卧佛镇卧佛村:作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卧佛村以传统川中民居和卧佛院摩崖造像为主的历史文化景观和以跑马滩水库为主的自然景观纵贯全村,建成集观光、研学、康养、度假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2022年接待游客101.3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6亿元。
阿坝州小金县四姑娘山镇长坪村:作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长坪村境内四姑娘山是全国最早对外开放的登山基地之一,建有长青山寨等特色藏寨,打造有户外运动基地、藏歌会、斯古拉文旅城、生态观光等业态产品。2022年接待游客46.7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47.63万元。
阿坝州九寨沟县漳扎镇漳扎村:作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漳扎村开发有观光度假、民俗文化、休闲游憩、乡村民宿等旅游产品,全村现有旅游住宿酒店100余家,常态化推出大型歌舞剧《九寨千古情》演出。2022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5亿元。
甘孜州丹巴县墨尔多山镇基卡依村:作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基卡依村实现“旅游+艺术”“旅游+农业”“旅游+度假”等业态深度融合,举办特色节庆活动。2022年接待游客45.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37.58万元。
凉山州西昌市海南街道白庙村:作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白庙村打造了彝山·彝韵民俗展演、篝火晚会、火把节活动、民族风情旅拍等系列体验性项目,常态化开展彝山彝海原生态民族风情实景演出活动。2022年接待游客53.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630万元。
第三批天府旅游名品(9个)
许燎源大运好礼系列
推荐地:成都市
该产品是“山水熊猫盖碗”的升级款,杯盖续用熊猫耳朵元素,把木质底托改为陶瓷,把成都人休闲的饮茶文化和大熊猫相结合,彰显时尚成都的人文风采。
成都漆器·圆盘系列
推荐地:成都市
成都漆器又称“卤漆”,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精美华丽、光泽细润、图彩绚丽而著称。其雕花填彩在国内漆艺中独具一格,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审美价值。
“时空龙骑士”主题玩偶系列
推荐地:自贡市
“时空龙骑士”主题玩偶系列以动画片《时空龙骑士》中的恐龙角色为原型,是富有自贡特色的代表性文创产品。
伊玛织绣生活系列
推荐地:攀枝花市
伊玛织绣作为傈僳族非遗手工产品,创新运用傈僳族刺绣技艺、织布技艺,融入日常生活场景和自然风光,体现了非遗传承和创新。
三星堆龙虎尊茶具系列
推荐地:德阳市
三星堆龙虎尊茶具以三星堆1号祭祀坑出土的铜龙虎尊为设计原型,在兼具茶具实用性的同时有效保留文物特征,是热门博物馆IP的典型代表。
歧坪手工真丝毯系列
推荐地:广元市
歧坪手工真丝地挂毯均为纯手工完成,从画稿到成品需经历100多道工序,以较高的实用性和珍藏价值,被誉为“挂在墙上的软黄金”。
王皮影文创系列
推荐地:南充市
王皮影,已有300年历史传承,拥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项桂冠。王皮影创作了与人等高的大皮影,在全国皮影艺术界堪称首创。
“兴文竹品”创新生活系列
推荐地:宜宾市
兴文竹品“以竹代塑”,覆盖各类生活用品,在当地酒店、民宿推广使用,补齐了传统竹工艺品在实用性方面的短板,真正走进日常生活。
杨华珍藏羌织绣·十二月花系列
推荐地:阿坝州
该系列主要以“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和“羌族刺绣”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在传承的同时致力于创新,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与时尚品牌开展跨界合作,推动产品融入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