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阳着力打造政府性投资工程项目监管格局

    “招标乱象”整治动真碰硬

  •     

    □王攀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凘源

      9月,一部警示教育片在中江县各部门展播,片中的“主角”,是曾任中江县集凤镇银冯村党支部书记的凌永木。在今年初的日常巡查中,银冯村的招标乱象引起中江县营商环境整治行动工作专班的注意。经过调查,一条“灰色利益链”被打掉。
      招投标过程中的违规行为,严重影响了公正公平的市场秩序。今年以来,德阳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十大营商环境整治行动,其中一项就是“招标乱象”整治,通过深入开展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探索数字化监管平台,努力打造公平、法治的招投标市场环境。

    细节中挖出“灰色利益链”
      今年初,中江县营商环境整治行动工作专班对集凤镇银冯村进行日常巡查时,注意到一个细节:银冯村多个乡村振兴项目的施工方负责人,都指向了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凌永木。
      银冯村是招标业主单位,村干部又在承揽本村项目,这里面是否存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问题?工作专班随即展开调查,顺藤摸瓜,查到了中江县农业农村局原负责乡村振兴项目的干部李某身上。
      “他(李某)告诉我怎么操作,还告诉我,项目具体要找何某谈一下。”凌永木口中的何某是当地某建筑公司经理。3人勾结,一条啃食国家资金的“灰色利益链”就此形成——李某在项目规划、业主设置、日常检查、工程验收上提供帮助,何某负责借公司资质围标串标,最后项目交由凌永木实施。
      2021年至2022年,三人先后从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中获取不正当利益500余万元。
      为了规避监管“瞒天过海”,凌永木在招标中做了很多手脚:招标公告公示搞“快闪”,张贴拍照后立即撕掉;讨论邀标单位会议雇“群演”,以每人10—20元的价格雇人举手表决……直到工作专班发现问题,才露出马脚。
      凌永木案是中江县整治“招标乱象”的一个典型案例。今年以来,中江县在该领域共立案68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6人,组织处理5人,留置3人均已移交司法机关进一步处理。

    多角度打出“整治组合拳”
      不只是中江。自启动“招标乱象”整治行动以来,德阳先后打出案件查办“百日攻坚”、查处职业围标串标重大典型系列案件、打击职业围标串标团伙等一系列“整治组合拳”,让经营主体能够公平公正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中来。
      例如,德阳专门制定了“一图两单”,解决招投标从业人员工作流程不清、责任不明、风险不知的突出问题。同时,常态化全面推广工程建设项目电子投标保函(保单),实现以非现金交易担保方式替代投标保证金,帮助经营主体降本增效。
      “这些治理行动让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也能获得参与大项目招投标的机会,企业发展越来越顺利。”四川齐远建筑公司法定代表人刘丹说。
      为了进一步提升招投标监管水平,德阳还开发了“政府性投资项目全流程电子监管平台”,强化科技赋能,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
      “记录比对、关联分析、人脸识别、线上比对等功能,能够多点位精准抓取围标串标、买标卖标、违法分包转包等违规违法行为。”德阳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德阳将打通各部门数据,推动形成全方位、全流域、全过程政府性投资工程项目监管格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