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进更多消费场景前不妨先预制规矩
-
□刘志杰
近日,预制菜话题引发广泛关注,尤其预制菜进校园让一些家长表示担忧。有专家建议,预制菜在进入更多消费场景之前,不妨先预制规矩,笔者深以为然。
预制菜其实就是方便菜,提前由食品加工厂做好,要吃的时候热一下或进行简单加工。预制菜本质上属于标准化食品加工,有其安全规范。实际上,速冻饺子、汤圆及一些知名快餐店的部分菜品也属于预制菜范畴。随着当下工作节奏加快,预制菜的发展符合社会需求。公众的关注,恰恰是希望发展让人放心的预制菜,把控好原料、把控好技术、把控好卫生、把控好配送,是推广预制菜的前提。只要符合相关法规标准,预制菜的安全性无需过度担忧。
不反对预制菜进市场,但预制菜进校园确实应该持审慎态度。未成年人属于特殊群体,他们的食品安全要有别于成年人。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强调,学校在食品采购、食堂管理、供餐单位选择等重大事项上,应以适当方式听取家长委员会或者学生代表大会、教职工代表大会意见,保障师生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预制菜进校园,更要充分征求家长意见,保障其正当权益,让其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