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要闻
汇聚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组织伟力
——新时代四川组织工作综述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樊邦平
时间,记录着忠诚为党护党的足迹;
岁月,镌刻下全力兴党强党的担当。
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举旗定向、掌舵领航,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新时代组织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发生格局性变化。
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四川视察指导、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殷殷嘱托领航兴川大计,如山厚爱沐浴巴蜀儿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川篇”,指引巴蜀大地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紧跟新时代治蜀兴川事业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组织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聚焦主责主业,突出问题导向,强化担当作为,推动理论武装、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育才聚才各项工作全面上水平、取得新成效,汇聚起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组织伟力。
举思想之旗 铸政治之魂
旗帜指引方向,核心领航未来。时间回溯到2017年,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四川,迎来新时期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指导性文件——由省委出台的《关于旗帜鲜明讲政治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意见》。
为加强换届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我省从8个方面明确25条具体措施,切实把党中央关于旗帜鲜明讲政治、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大要求,具体化为四川实践、形成长效机制。
这是一个生动的缩影。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4个月后,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视察,作出“着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等重要指示,指明了四川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的方向。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四川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效,让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成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认真落实坚决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规定,加强对党忠诚教育,健全党对各级各类组织全面领导的制度;换届后及时出台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市县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制定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考核办法,建立领导干部政治素质档案……以政治统领铸牢对党忠诚,四川让党员干部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
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扎实抓好党内集中教育;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制定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计划;今年4月以来,高标准、高质量组织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理论武装强化凝心铸魂,四川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首课、主课、必修课,每年分层分类对党员干部开展全覆盖轮训;在全国率先开展县级党校分类建设改革,推动联合共建四川长征干部学院,建立政治理论“凡提必考”“凡任必测”制度;广泛开展“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四川足迹”“党课开讲啦”等活动,创新开展“书记龙门阵”主题坝坝会、“党员开会了”主题党日活动等,以培训提能锤炼过硬本领,四川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力行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兴贤能之治 成发展之势
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2021年6月29日,建党百年之际,我省5名干部获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这是对实干者的极大褒奖,更是对我省干部队伍建设的鼓舞。
褒奖与鼓舞不止于此。在随后的换届中,中央组织部表彰的5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全部提拔重用,符合条件、实绩突出的原贫困县党政正职全部提拔重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牢牢抓住干部这个决定的因素、关键的少数,把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作为推动治蜀兴川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引领全省上下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的战略擘画一项一项变为美好现实。
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省委重大发展战略,坚持事业为上选人用人;围绕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制定出台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办法,完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和结果运用机制,认真落实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四川认真贯彻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持续纠正“四唯”用人偏向,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体系,以鲜明的用人导向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
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严格执行保持市县党政正职任职稳定规定,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对干部“苗头性”问题一对一约谈提醒,对“一报告两评议”、年度考核较差单位集中通报、挂牌督办……四川坚持严字当头加强管理监督,打出系列“组合拳”,健全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领导干部从严管理体系。
接续实施优秀年轻干部人才递进培养和新时代治蜀兴川执政骨干递进培养计划,认真落实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启动实施年轻干部“红色薪火工程”,大力实施川渝互派年轻干部、优秀年轻干部实践提能、民族地区年轻干部历练、党外干部实践锻炼等专项计划……2021年领导班子换届时,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中,40岁左右年轻干部占比提高至29.8%。
聚天下之才 汇创新之力
人才是强国之本、圆梦之基。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这指明了新征程上四川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弯道超车的突破点。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大力集聚爱国奉献的优秀人才,坚定扛起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四川担当,是全省组织系统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强化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推动形成天下英才聚天府、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人才发展环境。
加快建设创新人才集聚高地。2021年以省委名义召开高规格人才工作会议,升格组建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持续举办“海科会”“全球青年学者论坛”等重大活动,推动省校战略合作“朋友圈”扩大至35家;优化实施“天府峨眉计划”“天府青城计划”,制定落实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若干措施、“科创十条”等重大政策。目前,17个国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实现优化建设,4个方向天府实验室实现实体化运营。
推动人才发展雁阵格局加快成势。布局构建全省“1+3+N”人才发展雁阵格局,创新制定“1+3”核心区建设人才支持政策保障清单,出台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人才一体化发展“十条措施”,分两批次建设县(市、区)人才工作先行区,四川“头雁引领”“三翼驱动”“多点支撑”的人才发展雁阵格局正加快形成。
厚植近悦远来人才生态。抓住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关键一招”,制定出台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意见、扩大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人事自主权、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自主权等“一揽子”政策,开展“唯帽子”问题治理,深化科技领域“包干制”“揭榜制”改革试点,授予人才专项事业编制,用好“特设岗位”招才引才,推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基层专业技术职称制度。坚持和完善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持续拓展“天府英才卡”服务事项,巴蜀大地正成为各类人才向往之地、集聚高地、创业福地。
固基层之本 强执政之基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事关党执政大厦的地基稳固。
2022年6月,习近平来到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视察,强调“要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好,团结带领乡亲们脱贫之后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近年来,四川着力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坚强战斗堡垒。截至2022年底,全省有基层党组织25.23万个、党员517.75万名,较十年前分别增长 30.66%、13.46%。
深入推进抓党建促改革发展。统筹推进农村、城市社区、机关、国企、高校等各领域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制定出台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全力服务保障四川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开展两新组织“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分类推进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外卖送餐员等群体党建,组建科技创新、交通运输等行业(综合)党委,制定落实推进乡镇扩权赋能政策措施,推进川渝毗邻地区党建联建共建,每年实施一批党的建设制度“微改革”,四川充分发挥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聚焦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健全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责任制,累计选派11501个驻村工作队、10.7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集中选派5700名综合帮扶干部向凉山深贫堡垒发起总攻,推动四川与全国同步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实施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工程、“乡村头雁”培养计划,深化拓展驻村帮扶、省内结对帮扶、东西部协作帮扶和“组团式”帮扶,实施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突出抓好中省财政扶持村和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换届后,全省村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占比达97.5%。
深入推进抓党建促基层治理。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开展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全省乡镇、建制村、村民小组减幅分别为32.7%、42%、40.4%。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县域试点,推进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五级示范体系建设,在全国率先出台镇、村、社区党组织工作规则,完成社区党建、综治和城管等网格“多网合一”,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治理整体提升、城乡结合部新型社区治理补短板、涉藏州县基层治理巩固提升“三大行动”……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党的组织优势在全省疫情防控、抢险救灾、森林草原防灭火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充分彰显,并涌现出周永开、柴云振、川航3U8633航班机组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踏上新征程,全省组织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深化模范部门和过硬队伍建设,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谱写组织工作新篇章,以高质量组织工作助推四川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