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数字中国建设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
●以数字中国建设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路径,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绿色理念,贯彻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本逻辑
45问
现代化的内涵因数字经济发展而丰富,中国式现代化是建立在数字中国基础之上的现代化。如何以数字中国建设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答
在数字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式现代化被赋予更多、更宽泛的数字经济内涵。数字中国建设是以数字化和信息化为特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提高社会整体发展效率和提升人民幸福感为目标,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支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远景工程。2023年2月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了数字中国建设“2522”的整体框架,即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推进数字技术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深度融合,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国内国际“两个环境”。这是党的二十大后我国在数字化发展领域作出的最全面的擘画,标志着数字中国建设进入了整体推进的新阶段。总的来说,数字中国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创新路径、增强绿色理念并贯彻人本逻辑,通过夯实建设基础、深化全面赋能和优化发展环境三点上着力实现。
以数字中国建设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路径。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数字中国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创新源泉。创新是数字化与生俱来的内在特质,数字中国建设与科技创新相辅相成,拓宽了科技创新的发展空间、提高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效率,驱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有机融合,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发展使数据要素嵌入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有效驱动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要素实现网络化共享、集约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及高效化利用,加速人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等产生巨大的形态变化和流程再造,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培育经济新增长点,推动实体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数字技术在市场需求挖掘和分析领域的应用有利于减少产品和服务的低端及无效供给,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瞄准重点领域培育新竞争优势,形成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能。
以数字中国建设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绿色理念。坚持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亮旗帜之一,数字中国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破解资源环境承载约束问题的重要法宝。在生产端,以数字技术推动绿色低碳生产。依托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数字基础设施,有效改进生产工艺流程,提高设备运转效率,提升生产过程管理的精准性,强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供应链前后端的联通,构建网络互联、平台互通、信息共享的数字化创新体系,从而实现生产效率和节能减排双提升。在消费端,依托数字技术打造绿色消费平台,引导鼓励大众参与绿色消费。通过培育数字技术领军企业,赋能开发绿色消费产品,加强数字技术产品在消费端应用场景开发,以更多优质的智能化数字产品满足并引领绿色消费需求。在生活端,以智慧城市倡导绿色低碳生活。依托城市物联网基础设施,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安全、路网、交通、排水,提高智慧城市发展水平,推动城镇发展集约智能、绿色低碳。
以数字中国建设贯彻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本逻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数字中国建设践行与彰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数字化具有跨越时空的普惠性特征,可以通过跨越时空限制,弥补公共服务短板,促进数字基础设施更加充分和均衡,提高发展效率与效益,从而改善居民生活,创造更多的社会福利。世界经济论坛对经合组织成员国的调查表明,数字化程度每增长10%,幸福指数上浮约1.3%。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参与社会再生产,在劳动过程中参与分配,体现了对要素所有者的公平性。数字经济在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数字技术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提高了政府的数字治理能力,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在发展的方方面面促进公平正义,不断提升广大劳动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数字中国战略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更是应对未来技术挑战、掌握战略主动的基础性工程。因此,应充分发挥数字中国建设的驱动引领作用,统筹推进数字技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融合应用,更好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竭动力。
着力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推进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和应用基础设施等建设与应用,持续加大对5G、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力度,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增强高质量数据资源供给,加强数据资源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统筹管理、整合归集,全面提升数据资源规模和质量,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着力深化数字中国全面赋能。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竞争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培育“小巨人”“隐形冠军”“独角兽”企业,带动数字经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融合创新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着力提升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重点民生领域数字化水平,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构筑美好数字生活新图景。
着力优化数字中国发展环境。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健全数字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数据安全保护制度,探索数据权益、个人信息和隐私,以及数据安全等数据保护立法,构筑适应数字经济与促进创新的知识产权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公平规范的数字治理生态,加快建立健全数据确权、共享开放、有效交易流通等方面的相关制度。构建开放共赢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格局,统筹谋划数字领域国际合作,共同培育全球发展的数字新动能。
(感谢四川省委党校教授贾舒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