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要闻
-
·图片新闻
四川美术界人士眼中的金熊猫奖视觉形象设计
凸显中国智慧 具有很好的传播效应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如波
在近日举行的首届金熊猫奖新闻发布会上,金熊猫奖的标识、吉祥物和奖杯等视觉形象设计,引发了关注和好评。
对此,四川美术界人士有何评价?9月11日,四川的艺术家和批评家在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这一套设计主题突出,简练易识,寓意深刻而完整,兼具整体性和个体特色,能够很好地起到传情达意的功能,可以说既很“四川”,又很“中国”,也很“国际范”。
阴阳相合,和谐共生
在四川省诗书画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薛磊看来,金熊猫奖的标识很有个性,辨识度高,第一眼即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太极元素,既凸显中国智慧,又体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图形动静相宜,表达了不同文化的互动交流和不同文明的相融互鉴。
“作为国际活动的视觉设计,采用太极的文化符号,既突出阴阳相合、和谐共生的概念,也寓意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旨归。”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叶莹注意到,标识、吉祥物、奖杯设计都突出了“金熊猫”的主题元素,以圆和曲线为造型核心,风格简洁大气,给人以单纯突出的视觉印象,一眼就能记住。
成都市美术馆策展人曹筝琪娜同样认为,金熊猫奖的标识设计从大熊猫形象和中国传统哲学意蕴中汲取灵感,很好地体现了虚实相生、和谐平衡之美。“虽为静态但具备动态的美感,突破了平面的瞬间性,更利于未来各类媒介衍生使用。”
“该设计案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佳作,融民族传统与时代创新于一体,契合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职责使命,彰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四川美术》执行主编、四川省美术家协会设计艺委会副主任唐开奇说。
萌感可爱,亲和力强
大熊猫形象多见于国内外各种视觉设计,金熊猫奖的形象如何创新、出圈?
唐开奇发现,金熊猫奖吉祥物以太极符号为基本元素,创意演化为圆润的金色大熊猫,且有旋转翻滚之动感。“标识和吉祥物形象均萌感可爱,具有很好的传播效应。”
薛磊说,吉祥物以卡通形象出现,与标识既有呼应,又拉开了视觉距离,避免重复感。大熊猫图形活泼灵动,憨态可掬,亲和力强,十分讨喜,会让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喜欢,极易融入不同场所和空间。
叶莹表示,吉祥物的设计,将大熊猫的形象更加夸张化。视觉上还是采用“圆”的图形,加大了肚子的留白,缩小了四肢的比例,使大熊猫更具有体量感,造型也更憨态可掬。黑色的部分都镶着朦胧的金边,像沐浴在金光中的大熊猫。
对于奖杯的设计,不少受访者也认为“充满流线感,时尚又简约”。“奖杯采用流畅的曲线设计,造型高挑,杯身的竹子暗纹,增加了质感,顶部将标识立体呈现出来,更具有辨识度。”叶莹评价道。
“既融合了金熊猫奖的标识形态,竹节般的整体外形也使得奖杯更具专属的识别度。”曹筝琪娜表示,在材质统一的前提下,奖杯表面凹凸工艺相间,展现了丰富的节奏感与韵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