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关注
码头告别“柴油味”
长江合江段4座码头实现岸电供应
-
本报讯(曹磊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芮菱)记者日前从泸州海事局获悉,长江合江段4座营运港口码头已全部完成港口供电设施安装。自7月20日船舶岸电信息系统运行以来,已有101艘靠港船舶通过岸电信息系统扫码使用岸电,用电时长3178小时,使用电量5329度。
“船舶岸电系统,指船舶在靠泊期间停止使用船上的自备辅助发电机,转而使用陆地电源。通过船舶岸电代替船舶柴油发电,既可以降低船舶营运成本,又可以大大减少船舶自发电产生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减少碳排放。”泸州海事局合江海事处副处长宋强介绍。
为推进船舶岸电系统使用和岸电信息系统运行,泸州海事局推动港口码头建设、安装、改造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船舶岸电供电设施,制定、完善岸电使用流程,张贴和公示岸电使用二维码,确保码头岸电设施的供电能力与靠泊船舶用电需求相适应。督促新建船舶安装符合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的岸电受电设施,对已建船舶安装或改造岸电接口、接头与港口供电接口统一适配,保障船舶受电环节畅通。同时,组织港口码头、航运企业、供电单位、船员开展岸电信息系统操作技能、设备使用、作业程序、安全防护等方面内容培训,制作张贴相关操作宣传图文,确保从业人员熟悉岸电使用各个环节。
当前,靠泊船舶用电成本由约4元/度降为1元/度。“以前没有港口岸电供应的时候,靠泊船舶需要使用船上柴油机供电,柴油机发电成本高、噪声大。现在,我们靠泊码头后直接插电就可以了,既省钱又方便,还绿色环保。”靠泊在泸州市合江县密溪沟码头的“航瑞902”船上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