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
——习近平主席在中非领导人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引发非洲各界热烈反响
-
当地时间8月2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在约翰内斯堡共同主持中非领导人对话会,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携手推进现代化事业 共创中非美好未来》的主旨讲话,在非洲国家引发热烈反响。各界人士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对中非友好合作精神和团结合作道路的总结与回顾,积极评价习近平主席为助力非洲一体化和现代化事业提出的重大举措,坚信非中关系将不断迈上新台阶,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
在团结合作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说,2013年我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就来到非洲,提出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10年来,我们秉持这一理念,同非洲朋友一道,从中非友好合作精神中汲取力量,在团结合作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坚守道义,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守望相助,推动中非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进入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
习近平主席对中非合作发展历程的深情回望,让安哥拉技术大学教授奥斯瓦尔多·姆博科深受触动。他说,在安哥拉的国家发展进程中,中国一直提供帮助。随着两国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务实合作惠及安哥拉千家万户。“10年来,秉持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中国与非洲开展互利合作,帮助非洲国家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为非洲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非中友谊是在多年的相互支持、并肩作战中培育出来的。”纳米比亚独立经济分析师约瑟夫·希哈马聆听习近平主席讲话后表示,10年来,在国际风云变幻中,中国和非洲国家相互支持,谱写了守望相助、团结友好的新篇章。非洲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拓展务实合作,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给非中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10年来,中非合作成果遍布非洲大地。摩洛哥非洲中国合作与发展协会主席纳赛尔·布希巴非常赞同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对中非10年合作所作总结。他说,从“十大合作计划”到“八大行动”,再到“九项工程”,中国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基础设施、公共卫生等多领域为非洲提供发展帮助,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改善了非洲人民生活,助力非洲拓展发展空间。
助力非洲一体化和现代化事业步入快车道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说:“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最适合非洲,非洲人民最有发言权。推进一体化是非洲国家和人民自主选择的现代化道路。”为规划好下阶段中非务实合作,助力非洲一体化和现代化事业步入快车道,习近平主席提出3项举措,受到非洲各界人士热烈欢迎。
加纳《洞察报》执行总编本杰明·阿库福表示,多年来,非洲在粮食安全问题上面临严峻考验,因此必须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今年6月,中加农业鲁班工坊在加纳首都阿克拉揭牌,致力于在当地培养更多农业人才。相信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计划”将帮助更多非洲农民摆脱贫困,为加纳等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动力。
“在蒙内铁路项目中,中方人员向肯尼亚青年传授先进技术,增强了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让人印象深刻。”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所中非中心执行主任丹尼斯·穆内内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非人才培养合作计划”。他说,未来将有更多肯尼亚和非洲其他国家青年从中受益,非中人才合作将为非洲迈向现代化提供更多助力。
塞内加尔中国问题专家阿马杜·迪奥普表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的高质量发展经验为包括塞内加尔在内的非洲各国带来启迪。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擘画了非中团结合作的宏伟蓝图。期待未来双方在数字化、高新技术等方面深化合作,助力非洲国家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说,我相信,中非双方将进一步发扬传统友好,深化团结协作,促进各领域合作蓬勃发展。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事业,必将为双方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令几内亚经济学家阿尔塞尼·蒂亚姆更加看好中非合作的未来。他说,中国在非洲的合作伙伴日益增多。中国的先进技术和贸易投资对非洲国家现代化发展助益良多,非中还可以继续加大民间交流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民相亲、心相通。
在刚果(金)国际关系学者安托万·洛孔戈看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这一主张是新时代非中战略合作的指引。中国真诚、积极支持非洲国家发展,根据非洲国家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发展实际开展共赢合作,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国际社会树立典范。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说,中国和非洲正在通过共同探索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回答历史之问,携手推进合作共赢、和合共生、文明共兴的历史伟业。
阿尔及利亚广播电台记者穆罕默德·瓦伊勒对此感触很深:“中国关注道路、港口、工厂、学校等项目,强调中非双方的互利合作。中国与非洲国家以对等、双赢原则打交道,构成国家间交往的典范。”他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旨在实现所有国家的共同发展和繁荣,这对非洲国家帮助很大。
新华社记者 常天童 谢琳 王雅楠
(据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