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民组合拳优化“供需”火爆市场彰显文旅复苏

  •     

    慎终如始求实效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婷
      围绕当下“供需两旺”的文旅市场,文化和旅游厅不断用惠民组合拳为民为企提供服务,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让主题教育成果真正惠及民生,努力用新思路、新方法解决“一票难求”等问题,拉动文旅经济向上攀升。
      截至目前,包括《只此青绿》《罗密欧与朱丽叶》《惊梦》《孔子》等国内外戏剧精品在内,2023年四川演出场次超2019年同期约900%。不仅如此,博物馆、美术展览馆、图书馆、书店等场馆的活动也非常火爆。

    审批保质提速
      腾讯位置服务联合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春天里的新文旅——后疫情时代文旅发展大数据报告》指出,四川在2023年春季演出综合热度排全国第二,观演人数涨幅达409%,仅次于广东,展现出强劲的增势。2023年上半年,全省演出市场呈现“稳步增长,持续回暖”的发展态势,大型演艺尤其是跨城演艺成为“新爆点”。
      增长的数字与服务变化有关。文化和旅游厅依托政务服务平台推出演出审批“全程网办”,全面开展“无纸化”审批。开展跨区域巡演审批,大幅压减审批时限,在法定审批时限的基础上减少审批时间60%以上,实现让企业“最多跑一次”,实现“四减”(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等),降低企业的行政运行成本。
      每个环节为企业节约时间。比如,从项目开始就开展预先审查和上门服务,从演出筹划阶段入手,指导演出企业规范运营,共同提高项目实施效率。开放大型演出审批绿色通道,演出企业提出大型演出项目意向后,允许申报初期仅提供申请表等少量基础材料,进一步促成国内热门项目来川上演。
      速度与质量并进。演出项目审核邀请特聘艺术专家把关,会同省市场监管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四川消防救援总队等多个部门建立跨部门、跨平台的申请材料、审批结果流转递交协同机制,变“外流转”为“内循环”,待材料补齐后演出方可正式销售。

    惠民组合拳并举
      面对市场复苏中的新变化、行业涌现的新问题,文化和旅游厅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坚持把深入调查研究与抓好中心工作统筹起来。
      落实“强实名制购票”,即人、证、脸三合一。完善演出退票规则,分时段开启退票绿色通道等,防止恶意购票扰乱市场。先后查处某举办方倒卖演出批文案、未经批准擅自销售演出门票案等案件8件,有效地维护了演出市场秩序,确保票务市场稳定有序。
      文化和旅游厅提前联动交通、消防、执法等工作单位,对重点涉外演出实现省市县三级联动实地检查全覆盖,完善大型演出的配套观众交通、演出团队交通、场馆服务等。在成都建设国际音乐之都的大背景下,也为不少来川的音乐企业、演出商和项目提供惠民补贴和配套服务,让观众开心平安看演出。
      在文化和旅游厅支持下,更多的惠民举措满足了群众多样文化需求。四川博物院举办“盛世莲开——中国文化中的莲荷意象特展”,推出多场学术讲座、150余款主题文创产品。天府演艺集团打造主题教育特色品牌,成功筹办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第三届四川艺术节、2023惠剧蓉城等重大文艺活动。省图书馆满足读者个性化、及时性阅读需求,保障特殊群体阅读权益,实施川渝阅读一卡通四川平台建设项目,让读者享受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近期建成的四川省文化馆数字文化体验厅已对外开放,让广大市民感受互联网信息化时代下文化活动和互动体验的无穷魅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