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全防止耕地撂荒长效机制

    南充出台十六条措施

  •     

      本报讯 日前,南充市政府办印发《南充市防止耕地撂荒促进粮食生产十六条措施》(下称《措施》),从预警处置、权责关系、基础设施、科技服务、政策扶持、日常监管、考核问效等多方面发力,健全防止耕地撂荒长效机制,巩固耕地撂荒整治成果,坚决杜绝新增耕地撂荒。
      在落实耕种主体方面,南充坚持承包农户优先种植。对有种植意愿且有劳动力的,由承包农户自主耕种;对有种植意愿但劳动力不足的,引育社会化服务组织代耕代种。
      在提升农机装备方面,南充将在每个主要中心乡镇布局不少于1个的“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优化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到2025年,全市主要粮油作物综合机械化率提高至70%。
      在政策激励方面,《措施》还明确了南充市级财政每年对水稻、小麦生产规模在300亩至500亩(含本数)、500亩(不含50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分别给予3万元、5万元补贴,县级财政要安排相应资金支持规模经营主体发展粮食生产。
      《措施》还倡议村(居)“两委”将禁止耕地撂荒纳入村规民约,引导承包农户签订防止耕地撂荒承诺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