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力金融服务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

    川观金融智库来了


  • 川观金融智库围绕数实融合话题进行圆桌讨论。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华小峰 摄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姣 梅婧 金融投资报记者 吉雪娇
      近年来,智库在推进国家现代化治理中的作用日益显现,智库建设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是智库聚焦的重点领域。一家主流媒体,为何要成立金融智库?相较于其他金融智库,媒体成立的金融智库有何优势?对于刚刚“破题”的川观金融智库来说,如何成为助力金融服务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
      在8月16日川观金融智库建设启动仪式上,多位学术界、金融界大咖们掀起“智力风暴”,纵论高端金融智库的建设路径,为智库更好助力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为何要建?西部高端媒体金融智库尚属空白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在当前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关键阶段,通过金融智库建设、科学咨询引导科学发展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在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国家战略驱动下,媒体金融智库在东部地区蓬勃发展。但‘智库热’还未传导到西部地区,我们的高端媒体金融智库尚属空白。”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委员、副主任姜林一语道出了川观金融智库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蒋永穆看来,金融智库体系的建设对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升四川金融服务质效,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至关重要。“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需要同步进行金融改革,建设一个拥有媒体传播资源的金融智库,能够更为高效广泛地交流共享四川实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从金融运行的顶层设计出发,在金融体制改革、金融业发展规划以及金融政策制定等方面为四川经济发展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为问题解决提供科学方案。”
      相较于其他金融智库,媒体型金融智库优势明显短板也突出。“媒体的优势在于能够渗透各个领域,在资源调动、调研、传播和影响力方面拥有独特优势。”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导)吴卫平分析:“短板就在于媒体难以在短时间深入金融领域。因此,我们的媒体智库可以通过多种金融渠道并结合重点领域,进行垂直性的精准挖掘,同时在各大金融机构间发挥润滑剂作用,从而更好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际情况。”
      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会长张晓玫坦言:“数字时代,新闻信息海量且繁杂,因此媒体金融智库一方面需具备权威背景,传递真实声音;另一方面需要具备金融领域的专业能力,具备专业扎实的财经金融知识,避免误导大众。”

    怎么去做?着力提升咨政建言能力
      在交流中,几乎所有业内人士强调,川观金融智库应该以金融助力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立足区域实践、服务区域发展的根本,着力提升咨政建言能力,提供智力支持。
      “四川媒体金融智库要立足四川本地的特色,应该重点聚焦本地的特色产业和重点发展行业,比如农业、旅游、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行业及相关企业。”同时具备专家与创业者双重身份的吴卫平直言不讳:“深入利用媒体优势去了解企业的需求,助力相关部门从规则上提供指导,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金融智库可持续发展能够对实体企业产生帮助,从而让实体企业从帮助中产生更大的价值。”
      张晓玫认为,川观金融智库应助推我省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充分关注我省在构建四川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金融需求,同时积极推动金融科技在金融机构中的应用,帮助金融机构在赋能实体经济的过程中降本增效,并针对我省特色化的产业场景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引导助力我省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乡村振兴领域也非常值得关注。蒋永穆表示,智库应该在金融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域进行深耕,引导加大对脱贫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村的金融供给力度,提升省内普惠金融服务水平。
      “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是我们关心的问题。”姜林表示,“需要媒体金融智库帮助我们把更优质、更便捷的金融服务带到田间地头,助农增产增收,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此外,智库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助力企业数实深度融合等方面,也是诸多专家关注的重点。

    有何期待?为四川的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重要问题、资源汇聚、深度研究、重大影响。”这是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王擎对川观金融智库提出的期待。他指出,一定要围绕国家的、四川的重大问题,扎根四川经济和社会发展来进行研究;要整合汇聚多种研究资源,为四川的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围绕某个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找到瓶颈和痛点,得出非常精准的、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解决办法;智库的研究结论能起到解决问题、服务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同时扩大传播效力,提升智库影响力。
      姜林表示:“我们希望智库能够提高我们的金融政策和金融产品的影响面,传播国内知名经济学家观点和思想,提高西部金融中心的声量。另一方面,它还兼具全球化的国际视野和扎根基层的调查能力,能基于事实和数据的独立研究和分析,提供创新的可实施政策方案和建议,以提高金融政策的质量和透明度,有力支撑西部金融中心建设。”
      在蒋永穆看来,我们需要的智库是“能够不断生产出可以对公共舆论形成有效引导、对决策部门制定政策发挥积极影响的智力成果,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有效提升四川金融服务质效,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作为金融业的一员,中行四川省分行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宋玉红提出,希望川观金融智库能围绕“问”“探”“参”“评”“论”五大产品体系,不断完善,聚合各方资源,搭建交流平台,为金融业发展及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遇到的两难,甚至多难问题,提供建设性、可操作性的解决思路、方案与智力支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