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成都
从单位全管到多元共治
老旧社区“逆生长”
-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亚飞)始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街道宁江社区,是原“三线”企业宁江机械厂的职工家属区。近年来,这里探索老旧小区治理,通过颜值和内涵的提升,焕发新生。
老旧社区如何实现“逆生长”?近日,记者进行了探访。
宁江社区党委书记张莉介绍,2016年起,全国开始推进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供水、供电、供热(供气)及物业管理“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至2019年,原由宁江机械厂托底的这些功能从社区剥离。
从原单位剥离后“谁来管”?宁江社区探索“以社托管”管理模式——成立物业服务中心,以全体居民为委托人,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工作组织架构;实行24小时全勤值守,开展义诊、义剪、市集等“8分钟生活圈”便民服务。
社区更新也同步启动。每个改造工程均采取每栋一户一票制,通过率达到95%后方可实施改造。很快,水泥空地被改造成小游园、文化墙等公共活动空间。考虑到居民晾晒衣物的需要,社区在小区空地统一安装了一排排不锈钢架子,取代以往随意乱牵的晾衣绳。
同时,社区将各类坝坝会、宣讲会的形式固化下来,形成“宁江夜话”品牌活动,作为社区、党组织、居民、物业等多方沟通的平台。截至目前,活动吸引6万人次参与,收集意见建议200余条。
不少宁江老居民从社区的“细微变化”感受到幸福,并积极投身到社区的共建共治共享中。
党员黄良贤主动请缨管理社区花园“宁德园”,每天坚持打扫场地、打理花草、整理桌椅。社区第五退休党支部书记李维林带领的志愿者队伍则负责日常巡楼、清查乱堆乱放、劝导车辆规范停放等。“社区的颜值和内涵同步提升。”李维林说,家园更美人心更齐。
更多服务居民群众的创新举措在开展。
为解决居民停车难的问题,社区安装智慧停车系统,及时掌握车位信息,引导月租车辆有序停放,机动车停车位分时共享,改善街面乱停乱放现状。宁江社区还建立微信智慧小程序,实现物业缴费、活动报名、空间预订、线上议事“一网统揽”,居民诉求“一键上报”。